楊祖珺:回望臺灣“校園歌曲”之初

時間:2013-11-01 08:28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連結>>>

  校園歌曲在臺灣又稱民歌、歌謠,起源於上世紀70年代臺灣各大學校園,以中文創作,內容貼近民眾生活,體現民族意識和現實的思考,因此被稱為“民歌”。也有人類比當時美國的流行音樂稱此種音樂風格為“歌謠”。

  但這種“民歌”不同於傳統意義上民間流行的各類型民歌,有研究者又將其稱為“校園民歌”或“校園歌曲”。

  校園歌曲的題材分類及代表作:

  懷古與歷史

  美麗島、龍的傳人、唐山子民、中華之愛、易水寒、古國今昔、俠客、我心似清泉、送你一把泥土、赤壁賦

  鄉愁

  鄉愁四韻、少年中國、歸去來兮、歸人沙城、出塞曲、蘆歌、橄欖樹、浮雲遊子、曠野寄情、就要揮別

  中國詩詞

  釵頭鳳、雨霖鈴、秘摩崖月夜、雪花的快樂、再別康橋、偶然、浮生千山路

  生活民俗

  廟會、月琴、今山古道、鄉間小路、晚霞滿漁船、雨中即景、酒幹倘賣無、外婆的澎湖灣、鄉居記趣、正月調、鹿港小鎮、拼宵夜、捉泥鰍、童年

  自然咏嘆與懷想

  秋蟬、小貝殼、小草、聽泉、守住這一片陽光、蝸牛與黃鸝鳥、夕陽伴我歸、蘭花草、微光中的歌吟、讓我們看雲去、小草、祈禱

  愛情

  你那好冷的小手、小秘密、風告訴我、如果、神話、偶然、木棉道、拜訪春天、小茉莉、忘了我是誰、阿美阿美、離開你走近你、風中的往事、生命中的陽光、歡顏、走在雨中、陽光和小雨、守著陽光守著你、天天天藍、忘了我是誰、恰似你的溫柔、野百合也有春天、夢的衣裳、請擁抱我、第一支舞、我深愛過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