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民進黨持續執政後的兩岸關係 專家:臺灣“被統一”正在加速

2020-04-09 15:0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蔡英文(圖片來源:網路)

  上海東亞研究所研究員周天柱日前在《中國評論》月刊3月號發表專文《臺灣的統一與“被統一”》。周天柱認為:未來4年,蔡英文可能不會動那部承認一中的“憲法”,但必將會把其下的法律體系用切香腸的方式統統修改個遍,讓它們更加契合一個“獨立的臺灣”的要求。遺憾的是,島內選民並未意識到選舉結果對自身生活、特別是對未來發展前景的深刻影響,沒意識到這種危害要比他們所預見的大得多。民進黨的持續執政正導致兩岸統一方式發生裂變,從過去的共議統一、協商統一,走向臺灣“被統一”。

  文章也直言,大陸怕了嗎?顯然沒有。對“臺獨”的打擊和遏制能力,這些年我們展現得很充分。倒是臺灣社會,其實是害怕的。在集體的意識裏,“臺獨”“不敢獨”,蔡英文們很擔心有人會玩過火。不然的話,比蔡英文激進、大肆叫囂要“獨立”的大有人在,他們怎麼得不到足夠的支援出來參選呢?

  文章內容摘編如下:

  今年1月11日,臺灣舉行“史上最為激烈”的“總統大選”。原先為選民所不看好的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最終竟以57.1%的得票率、攫取817萬張選票而“輕鬆”獲勝。臺灣社會究竟怎麼啦?!這是選後兩岸民眾面對現實,無法理解的最大疑竇。

  蔡英文連任意味著什麼

  這次極不尋常的創紀錄高票勝選,使4年來口口聲聲聲稱“維持現狀”的蔡英文底氣大增。她在勝選後一改原先正式場合一向低調謹慎的表現,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採訪時,公開向大陸叫板:“中國大陸應面對事實,我的連任證明臺灣民意現在對一個中國原則和它帶來的模糊空間失去興趣。”“臺灣的‘主權’無庸置疑,也不容協商。我們不需要宣佈自己是一個‘獨立國家’,我們已經是‘獨立’的‘國家’,名叫‘中華民國’臺灣。”

  在蔡英文通過外媒叫板的同時,臺灣“大選”後,出現在大陸網路上最熱搜的詞是“統一”。回顧兩岸關係的發展史,上世紀90年代至跨世紀,“九二共識”使用最為頻繁;新世紀初至本次“大選”前,“和平發展”最為兩岸同胞關注;而2020年1月“大選”後,“統一”上升為網紅詞。兩岸輿論界認為,“統一”成網紅詞,是給囂張的“臺獨”氣焰倒逼出來的。

  兩岸雙方對壘,涇渭分明,聚焦一個重要的問題:蔡英文的連任對兩岸關係來説究竟意味著什麼?!

  兩岸關係的不變與變

  面對出人意料的勝負票,面對民進黨公開的挑釁,大陸應以高度的戰略定力與自信,在積極推進統一台灣的進程中,充分認清現階段乃至未來兩岸關係的變與不變。這是蔡英文的連任給兩岸民眾最深刻的警示。

  1.兩岸關係的確定性(即不變)

  站在統一台灣的戰略高地來分析統一,目前兩岸關係中的確定性(即不變)一清二楚。一是臺灣島的地理位置沒有變。它不可能漂離大陸,始終在大陸西側,最近距離僅130多公里。臺灣島離強大、崛起的大陸距離這麼近,這是“臺獨”最大的痛處。

  二是跨世紀前就形成的“陸強臺弱”的趨勢一直持續至今,還將加快持續下去。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大陸綜合實力變得越來越強大,絕不可阻擋,而臺灣實力與大陸的差距只會一天天拉大。美國在臺海局勢中所能扮演的角色,從長期看,也必將是逐漸削弱。蔡英文逆勢推行的“聯美反中”路線必將破産。

  三是民進黨當局能夠騙取一些選票維持其政權,但卻無法將臺灣社會真正綁到“臺獨”的戰車上去。事實上臺灣社會已經形成“不能獨”的集體意識和情商。現在即使美國也不敢公然推動“臺獨”,與中國大陸徹底“世紀攤牌”。中國大陸維護一個中國的國際大格局非常穩定,堅如磐石。

  理性認清上述的三個確定性,大陸始終遵循習近平的重要論斷,從根本上説,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關鍵因素是祖國大陸發展進步。以我為主,操之在我。不受島內政治體制的限制,不以任何“大選”勝敗為對臺戰略的主要考慮依據,按既定方針、部署、步驟辦,扎紮實實開展各項工作。

  2.兩岸關係的不確定性(即變)

  要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反觀臺海態勢的不確定性(即變),同樣十分重要。蔡英文連任勢必將會加大臺海局勢的某些不確定性。蔡英文和民進黨歷來極為看重選票,創紀錄的高票給他們打了雞血針,走激進路線大受鼓舞,使他們在政治上更加有恃無恐,從而加劇在兩岸問題上的極端思維。他們自以為選舉結果可以當成抑制大陸的一張管用的王牌,在“民意授權”的自欺欺人下,會否做出更加惡劣的表現,值得我們密切監視,做好預案。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