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汪毅夫:清代職官(文官)制度在臺灣

2020-03-12 10:0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汪毅夫 (圖片來源:臺胞之家網站)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講座教授、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汪毅夫今天在在香港中評網撰文,介紹清代職官(文官)制度在臺灣實行的情況,並指出,談論“制'度史視野裏的臺灣”,當然要描述“兩岸長期同屬於一個行政體系”、論述“政治制度相同”即一制的問題也。以下是文章內容。

  清代劉繼莊《廣陽雜記》記:清初,“設臺灣一府,臺灣、鳳山、諸羅三縣,而以臺灣廈門巡道統之”。據康熙高本《臺灣府志》,首任分巡臺廈道周昌、臺灣知府蔣毓英、臺灣知縣沈朝聘、鳳山知縣楊芳聲、諸羅知縣季麒光,首任臺灣府學教授林謙光、臺灣縣學教諭傅廷璋、鳳山縣學教諭黃賜英、諸羅縣學教諭陳志友,以及同知、經歷、縣丞、典史、巡檢等各官俱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至二十六年(1687)間到任。這是清代初年在臺灣設官的大致情形。自此一直到1895年,其間因區劃調整、臺灣建省,增加不少官職和職官,卻也層級有別、各司其職,井然有序。清代職官(文官)制度使然也。 

  朝廷命官。官職設置與職官任用屬於中央事權。清廷制定的職官制度的所有規定,在臺灣一一遵辦、不曾稍違。因應某些具體情況,對臺灣官制所做的調整,也一一齣于清廷的決策。例如,“臺灣各缺向例三年任滿,稱職者加升銜再留三年,方準升用 ”。對此,清雍正七年(1729)正月初五日有諭:“朕思臺灣道、府、廳、縣各官自宜選用熟習諳練者,然定期六年為滿,又加以候缺、交盤、渡海之期,實為太多。今再四思維,臺灣文員自到任之日為始,將滿一年之期,著該督、撫于閩省內地官員內揀選賢能之員,乘冬月北風之時,令其到臺,新舊協同辦理,大約可以熟習地方情形,則令舊員乘夏月南風之時回到內地補用,……如此,則該員在臺前後不過兩年”。其後,臺灣官員“三年官兩年滿”的任期制基本上沿用至光緒年間;再如,關於臺灣道的全稱從“福建分巡臺灣廈門兵備道”、“福建分巡臺灣廈門道”、“分巡臺灣道”到“福建臺灣道”,官名多次變動、其職權職能也多次變化,乃出於朝廷決定;又如,關於提督學政一職在臺灣,經地方官“奏準”即經由朝廷批准,先後由分巡臺廈兵備道(1684—1721)、分巡臺廈道(1721—1727) 、巡臺御史(1721—1751)、分巡臺灣兵備道(1752—1874)、福建巡撫(1875—1877)、分巡臺灣兵備道(1878—1888)、臺灣巡撫(1888.10—1895)兼理。提督學政是各省教育行政長官,其職責之一是主持省內各地童生試(俗稱考秀才)的第三階段考試(院試)。福建內地與臺地隔海相望,交通不便,故在臺灣採用兼理制(臺灣建省後並未設提督學政一職,仍然採用兼理制,由臺灣巡撫兼理)。                                           

  中國地分兩岸而成“海峽兩岸”的情形,始於《馬關條約》、始於1895年。吾友楊彥傑教授在《臺灣歷史與文化》(海峽文藝出版社1995年版)一書裏指出:“1895年日本人佔領臺灣以前,臺灣一直處在福建文化的強烈影響之下,兩岸文化是一體的。這種文化一體的關係,主要是由於大陸向臺灣不斷移民,同時也由於兩岸長期同屬於一個行政體系,政治制度相同,官方提倡的意識形態一致”。誠哉是言也。談論“制'度史視野裏的臺灣”,當然要描述“兩岸長期同屬於一個行政體系”、論述“政治制度相同”即一制的問題也。 (編輯:田雲鵬)  


 

[責任編輯:田雲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