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學者:“文化臺獨”是“臺獨”的真內核

2018-08-27 14:4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華廣網近日發表學者許川的評論文章説,8月13日,臺灣“課審會”敲定“12年公共教育社會領域課程綱要”,確定將“中國史”納入東亞史,這又是一樁典型的“文化臺獨”。毋庸置疑,“文化臺獨”是破壞兩岸關係的毒瘤,儼然已成為阻礙國家統一進程的絆腳石。

  長期以來,“文化臺獨”都是民進黨主要的指導方針和政治路線之一。雖然在各個階段表現得並不那麼完全一致,但“文化臺獨”卻始終是民進黨欲圖切斷中國臍帶和謀求“臺獨”的主線。民進黨深諳與大陸以硬碰硬,無異於以卵擊石。首次執政的八年,“文化臺獨”與“法理臺獨”共同成為了推動“臺獨”的兩條路。陳水扁雙管齊下的“臺獨”策略産生了如下影響:

  “文化臺獨”與“法理臺獨”看似齊頭並起,其實是有主次、先後、緩急之別。陳水扁明明知道“法理臺獨”不可能,卻偏偏又反其道而行,目的不外乎是:一方面向深綠交心,另一方面不斷利用“法理臺獨”刺激大陸,讓大陸無暇顧及對“文化臺獨”的反制。換而言之,在一定程度上説,“法理臺獨”是“文化臺獨”的嫁粧,是民進黨對大陸進行聲東擊西的政治工具。以現在的視角看,“法理臺獨”不但沒有根除,“文化臺獨”卻又愈演愈烈。

  民進黨再次執政,“不當黨産條例”、“促進轉型條例”以及修改“公投法”接踵而至,儘管均不直接涉及“法理臺獨”,但都是“法理臺獨”在淺層次的表徵,而後可能進行的“憲改”,“法理臺獨”則有可能正式重出水面。必須清楚的是,蔡英文的本質目的和陳水扁如出一轍,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都是為了保護“文化臺獨”,其“臺獨”邏輯依然是障眼法,即用“法理臺獨”來掩人耳目,實則是為“文化臺獨”創造無形的支援。

  比如,在修改“公投法”時,故意給人留下一些想像空間,給人一種似乎要搞“臺獨公投”的假像,再時不時給人一點點挑釁,讓人以為真的可能在“法理臺獨”上做文章,往後的“憲改”可能也會採取這種套路,使大陸處處緊盯在這一類前臺的事情上面,而忽略幕後的“去孫”、“去蔣”、“去中”等“文化臺獨”。某種意義上説,民進黨內在的意圖是透過“法理臺獨”,來轉移大陸對“文化臺獨”的關注和視線。換而言之,“法理臺獨”是誘餌,他們是想通過這種“以假亂真”甚或“弄假成真”的伎倆來達至“臺獨”目的。

  民進黨追求的“臺獨”究竟是什麼樣的“臺獨”?眾所週知,民進黨主要的政治企圖是在現有“獨立”的狀態下追求整個社會的全盤“本土化”和“臺灣化”,至於高階政治諸如象徵主權的“憲法”、“國號”、“國旗”等,民進黨其實早就做好了“借殼上市”的長期準備,從“臺獨黨綱”,到“臺灣前途決議文”,再到“正常‘國家’決議文”,莫不如此。相對地,從民進黨主要政治人物的相關“臺獨”言論中,也能對之進行佐證。

  “文化臺獨”是“臺獨”的內核,是他們“真正要義”上的“臺獨”。如此一來,民進黨的所有政策似乎都是圍繞著“文化臺獨”來展開,而區別僅僅在於用不同的政治話語來表達和詮釋,其既可以借著公共政策的旗號,也可以打著多元文化的幌子,大肆推廣和行銷“文化臺獨套餐”,輔之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將社會所有領域和層面都統攝到“文化臺獨”的道德束縛之下。

  民進黨變成了“文化臺獨”的化身。民進黨不會自掘墳墓,將一手建構起來的“文化臺獨”葬送在“法理臺獨”手中,這也是蔡英文為什麼要強調“維持現狀”和不重回“對抗老路”最為原初的政治算計。那麼,蔡英文和民進黨是否就甘願僅僅抱守“文化臺獨”?顯而易見,蔡英文和民進黨必定會一如既往的推動“法理臺獨”。因為沒有“法理臺獨”作掩護,“文化臺獨”就會裸露在表層,進而對其生命可能造成致命一擊。更何況,“法理臺獨”與“文化臺獨”各司其職,是民進黨推行“臺獨”路線缺一不可的手段。

  所以,往後一段時間裏,“公投”、“憲改”也會像“去中國化”一樣成為臺灣社會的家常便飯。如今之下,兩種“臺獨”也已然把臺灣民眾洗腦,並將之裹挾在一起。民進黨沒有推動“法理臺獨”和“文化臺獨”的後顧之憂,其不僅不用擔心選票的流失,也不用於提防國民黨對“大位”的爭奪,似乎可以肆無忌憚的推行“臺獨”政策。未來蔡英文當局可能會模倣陳水扁的老路,即大動作推動“憲改”和“公投”,企圖達到讓大陸疲於應對“法理臺獨”,而疏于對“文化臺獨”的管理。“文化臺獨”方面,除了即將上路的“臺獨課綱”外,還可能會對臺灣社會進行一次地毯式的“去中國化”。

  “文化臺獨”看似不像“法理臺獨”那樣會給兩岸直接造成強烈的衝擊波,但“文化臺獨”對國家統一進程和統一之後的國家治理卻有著深遠影響。倘若不及時、有效的對“文化臺獨”進行反擊,除了會進一步割裂兩岸之間的各種連帶,“文化臺獨”的後遺症也可能給國家整合帶來長期隱患。因此,反對“臺獨”, 需要反對“文化臺獨”和反對“法理臺獨”兩手抓,而且兩手都要硬。(本文作者為東南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特約研究員)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