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30年來美國對兩岸交流的基本態度和影響
1987年10月15日,臺灣當局宣佈開放臺灣同胞赴大陸探親,兩岸人民隔絕38年的狀態被打破,與之相伴的兩岸人員往來、經貿合作及文化交流也蓬勃展開。兩岸交流的突破及深化是兩岸同胞期盼早日團聚和實現統一,以及中國大陸陸續出臺一系列重大對臺舉措的結果。兩岸交流的突破不僅使臺灣當局最終放棄了堅持多年的“三不”政策,也促使美國不得不相應調整對臺政策,從以往的支援“兩蔣”與大陸對抗轉向支援兩岸開展經貿文化交流,通過對話和平解決分歧,維持兩岸關係的穩定。
美國對兩岸交流表達鼓勵、支援等立場主要是出於自身戰略利益考慮,但客觀上也影響了臺灣當局的大陸政策走向,對兩岸交流的持續展開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支援兩岸交流的局限性明顯,美國對兩岸交流的內容、方向和速度等有一定程度的保留,對兩岸從經貿文化交流上升到政治談判階段高度警惕,其主要目的是保持兩岸關係適度緊張,為其所謂的“以臺制華”目標服務。
一、美國支援兩岸開展有助穩定臺海現狀的各項交流
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隨著國際格局的轉變以及中美關係的發展,美國對兩岸交流開始採取肯定態度。1987年3月,美國國務卿舒爾茨訪華期間公開表示,歡迎兩岸間開展包括間接貿易和民間交流在內的有助緩和臺灣海峽局勢的發展。1988年7月其再次訪華時表示,美國歡迎海峽兩岸有利於建設性交流的進程。1988年3月,裏根總統在會見吳學謙外長時表示,美國歡迎去年以來臺灣海峽兩岸人員的往來,希望此種趨勢繼續下去,美國也將努力促成有利於上述趨勢發展的環境,盡可能促進中國與臺灣之間的交流。1989年2月,布希總統在回答新華社記者提問時表示,我們高興看到,海峽兩岸不斷增長的貿易和旅行機會對緊張氣氛的緩和做出了貢獻,希望這種傾向繼續下去。儘管當時臺灣當局開放探親,鬆動對兩岸關係發展的限制主要來自大陸改革開放後兩岸關係出現的新形勢以及島內民意壓力,但美國的肯定有助降低臺灣當局和島內民眾對兩岸突然打破隔閡狀態的擔憂。
兩岸發展經貿關係有助增進互信,降低兩岸軍事衝突的危險,也符合美國在臺經濟利益。因此,陳水扁執政期間,美國政學界和商界人士出於政經利益考慮,不斷勸説臺灣當局放鬆對兩岸經貿關係的限制。這點突出表現在美國施壓陳水扁開放兩岸“三通”的態度上。2002年5月,臺北美國商會發佈《2002年臺灣白皮書》,稱美商將兩岸“三通”列為攸關企業在臺發展所需的最重要因素,希望臺灣當局對兩岸經貿的心態從“原則禁止、例外許可”改為“原則許可、例外禁止”。9月,“美國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處長包道格發表演講稱,臺灣若繼續視大陸為經濟上的威脅,將有被孤立與失去未來商機的危險。陳水扁連任後,基於維持臺海穩定等考慮,美國官方對兩岸“三通”的態度更趨積極,從以往“回避”、“不觸碰三通議題”轉為力促陳水扁開放“三通”,為兩岸經貿鬆綁。2004年4月,美國務院亞太事務助卿凱利(JamesKelly)在眾議院聽證會上表示,臺商赴大陸投資是“三贏”局面,對臺灣、大陸和全世界都有益。儘管兩岸“三通”會造成“過度依賴大陸”和“加速臺灣産業空洞化”等值得憂慮的狀況,但這個問題應從全球經濟相互依存的更寬廣的角度考慮。11月,AIT臺北辦事處處長楊蘇棣在臺北美國商會的演講上,首度表示美國鼓勵臺兩岸通過談判,儘快開放“三通”,尤其是飛機直航。否則臺灣將面臨自外于區域整合之外的風險。2007年3月和5月,楊蘇棣又接連表示,“臺灣若要繁榮,應讓人員、商品和資金自由來往兩岸”、“臺灣無需過分憂心兩岸開放帶來的負面影響,臺灣並非唯一對中國開放而受影響的經濟體”、“臺灣要改善與美國的貿易夥伴關係,應該進一步開放與中國的經濟關係”。
馬英九執政期間,美總體上肯定和支援馬英九的大陸政策,認為馬維持了臺海局勢穩定,符合美國利益。雖然美國對兩岸開啟政治談判,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和簽署和平協議持反對立場,但也建議馬英九就任後優先處理兩岸“三通”、大陸游客赴臺以及進一步開放兩岸貿易投資等事宜。2009年和2011年,美國兩度在中美聯合聲明中表示,美國期待兩岸加強經濟、政治及其他領域的對話與互動,建立更加積極穩定的關係。美國除了正面肯定馬英九深化兩岸合作的做法外,也不時向民進黨施壓,反對其基於政爭、選舉等需要而阻擾、破壞兩岸正常的交流合作,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民進黨“反馬”、“反中”的合理性,為馬英九當局改善兩岸關係提供了“背書”。2010年6月,雖然民進黨強烈反對兩岸簽署ECFA,但美副國務卿斯坦伯格、副助卿施大偉(DavidShear)和AIT理事會主席薄瑞光等高層官員都表示樂見兩岸簽署ECFA。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副總裁包道格也表示,美國政府正面看待ECFA,兩岸經濟和解不僅為臺灣帶來更大經濟機會與政治穩定,還有助臺灣與東南亞國家洽簽自由貿易協定(FTA)。2013年8月,針對民進黨在“立法院”阻擾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通過,薄瑞光表示,美國認為兩岸服貿協議有助於臺海穩定,也有利美國企業界,因此正面看待。2014年3月18日,臺灣爆發“反服貿協議運動”(也稱“太陽花學生運動”)期間,美國的態度從最初的關切但不介入,發展到最後公開“挺藍批綠”,支援馬英九簽訂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美涉臺官員及重量級智庫學者紛紛表態,或批評該運動的正當性,或質疑民進黨幕後操弄的動機。AIT理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卜道維(DavidBrown)揭露了民進黨幕後推動反服貿運動的本質,稱不論臺灣學生霸佔“立法院”,或是民進黨霸佔發言臺,都是民進黨的選舉手法,都是非法行為。
2016年1月蔡英文當選後,美國多次表達了對兩岸交流因蔡拒不接受“九二共識”而中斷的擔憂,呼籲兩岸尋找新的對話基礎。美國務院、AIT理事會主席莫健和AIT臺北辦事處處長梅建華等不斷重申,美國持續敦促兩岸進行建設性對話,展現耐心、彈性與創意,尋找雙方可交流的方式,避免誤判。。
二、美國對兩岸交流的態度具有明顯的局限性
美國樂見和支援兩岸開展經貿、文化和人員往來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客觀上雖為臺灣當局堅持兩岸開放政策,深化各項交流合作營造了有利氛圍,但作用有限。美國對兩岸交流的態度始終以維護其在臺灣的政治、經濟和安全等利益為根本出發點,因此不可避免會有局限性。主要體現在:
一是擔憂兩岸交流過快,威脅美國在臺灣的影響力。1987年臺灣當局宣佈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後,美國擔心臺灣對兩岸交往的限制被徹底衝垮,因此1988年上半年美各界人士頻頻訪台,了解臺灣對大陸的間接貿易、民眾探親及兩岸各界人士的接觸情況。前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克拉克在訪台期間對臺灣企業家“一窩蜂”式關注大陸市場大潑冷水,認為海峽兩岸過度發展對臺灣未來不利。美國對兩岸交流最典型的擔憂就是認為兩岸經貿關係日益密切,會讓臺灣過度依賴大陸,最終威脅臺灣的“自主性”,削弱美國“以臺制華”的基礎。因此,雖然美國支援兩岸經貿合作,但也不斷提醒臺灣當局要警惕大陸通過經濟手段獲取對臺影響力。2002年9月,美提醒臺灣“國安局長”蔡朝明,中國資金利用香港企業轉投資臺灣的情況有大幅增長,希望臺灣務必在與大陸“三通”前,做好預防大陸經濟滲透的準備。馬英九任內,美在歡迎兩岸加強經貿合作的同時,也不斷提醒馬英九要分散對大陸的經貿依賴,建議馬英九通過加強美臺經貿聯繫等方式,平衡大陸對臺經濟影響力迅速上升的趨勢。2014年6月,前美國國務卿希拉裏在接受臺灣《商業週刊》專訪時稱,兩岸經濟交流正面臨轉捩點,臺灣必須開始權衡對中國開放到什麼程度才適當,否則臺灣將失去“經濟獨立”,進而影響政治“自主性”。
二是對待兩岸協商對話的兩面性。兩岸各項交流的開啟和深化離不開兩岸協商談判。雖然美國肯定支援兩岸圍繞經貿、文化、旅遊、教育等方面的合作展開對話,但不希望兩岸關係過快地“由經入政”,更不支援兩岸就軍事互信、和平協議等敏感議題開展政治談判,一再強調美國反對兩岸單方面改變現狀、反對大陸強迫臺灣當局進行政治談判的立場。陳水扁執政期間,小布希政府雖力促兩岸“不失時機、不拘形式、不設前提”地開展對話,化解陳水扁“臺獨”引發的兩岸緊張,但要求兩岸對話不應預設“九二共識”“一個中國”等前提,還要求大陸不能只與臺灣在野黨對話,也應與臺灣“民選領導人”對話。馬英九任內,美國雖聲稱對兩岸對話“鼓勵但不介入”,實質上卻反對兩岸將美國排除在外。美國雖表示對兩岸對話的方向、速度等沒有特定立場,但要求得到臺灣人民同意,且不是在臺灣被脅迫的情況下進行。蔡英文執政後,美國雖然認識到蔡拒不接受“九二共識”是兩岸對話中斷,兩岸交流受阻的主因,但仍堅持大陸不應將“九二共識”作為與蔡英文當局對話的前提,希望大陸對蔡英文當局展示更大的耐心和彈性。
總體而言,美國對待兩岸交流的態度具有明顯的兩面性。美國對兩岸各項交流雖能發揮一定的間接影響,但積極作用有限,甚至可能成為負面因素。中國大陸既要從美國對臺仍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現實出發,盡力引導美國在兩岸關係發展上扮演積極角色,也要對美國暗中阻礙兩岸交流的深層動機和小動作保持警惕,充分利用當前中國國際地位和影響力上升,兩岸權力結構轉換創造的有利條件,將美對兩岸關係發展的負面影響降至最低,牢牢掌握兩岸交流合作的主導權。(作者:潘飛,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