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學者:“倒閣案”——民進黨的又一場政治奸計

2013-10-12 08:5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10日上午在民進黨中央黨部召開記者會,正式宣佈“立法院”開議,即提“倒閣”案。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學碩士陳兵11日在華廣網刊文表示,對於民進黨而言,“倒閣案”的成功與否都不重要,民進黨只是將“倒閣案”做為從“立法院”議事“杯葛”中“金蟬脫殼”的工具,最重要的是民進黨可以無損民意與形象的全身而退。

  全文摘編如下:

  10月10日,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正式宣佈,民進黨將在下一次“立法院”院會召開時就立即發動對江宜樺“內閣”的“倒閣案”。這也是“關説案”爆發一個多月以來,民進黨祭要積極出的最大手筆,從而將這部民進黨一手主導的“反馬大戲”推向高潮。

  面對各方皆有道理可説的“關説案”,民進黨不問是非、一邊倒地幫一方而打另一方的做法,本來就是考驗民眾耐心與智慧的不智之舉。而現在民意已然悄然轉向,越來越多的民眾從一味地責難馬英九和國民黨轉而反思民進黨的角色和責任,對民進黨的各種反制言行也越來越不以為然,民進黨在此時卻拋出更為震撼的“倒閣案”,以更大的動作來反馬,這似乎是錯上加錯,是不智中的不智。屢屢逆民意而行,民進黨難道沒有嗅到民意轉變的風向?一向最善於迎合民意的民進黨,難道這次真的嗅覺“失靈”了?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民進黨正是覺察到了民意的變化,才拋出了“倒閣案”的大手筆,為民進黨在“立法院”的“杯葛”尋求體面的下臺臺階,以進為退,止住民意出血。

  民進黨在“立法院”的持續“杯葛”議事,是民進黨一系列反馬動作中影響最大、也是最受社會矚目的。自9月17日“立法院”新一屆會期開議以來,民進黨就以“行政院長”江宜樺拒絕向王金平道歉為由,持續抵制江宜樺上臺做“施政報告”。此舉導致“立法院”連續空轉,議事日程被嚴重延宕,開議至今近一個月,還未能審議或通過一個法案。而這也成為民眾不滿民進黨表現的主要原因。一個多月的紛紛擾擾,已讓民心思定,早點結束“國會”的紛爭已成臺灣社會的共識。尤其是近期馬英九和王金平不斷互相釋出善意,在事件當事人都表達出希望事態平息的意願時,民進黨若還是在“立法院”窮追猛打,就會讓民眾認為民進黨是“為了反對而反對”,進一步違逆民意,成為挑起社會紛爭的真正亂源。近期的多項民調都顯示,對民進黨在“立法院”持續“杯葛”持否定態度的民眾不斷增加。如果民進黨堅持進行“杯葛”,將不可避免地流失更多民意,甚至可能出現民意“大出血”的狀況。面對這種局面,民進黨恐怕要比任何人都希望能儘早結束“杯葛”,打破“國會”僵局。但對民進黨而言,結束“杯葛”又談何容易。在達不到目的,既得不到江宜樺的道歉,又不能使國民黨做出讓步的情況下,如果草草地結束“杯葛”,不僅會讓人認為是民進黨認輸服軟,在陣勢上輸給國民黨,還會自證民進黨導演的這部大戲根本就是一齣不折不扣的“鬧劇”,讓民進黨近一個月在“立法院”的辛苦白費不説,還要搭上黨的形象與公信力。

  繼續進行下去不可,就此結束作罷也不行,民進黨在“立法院”議事“杯葛”的議題上已經是兩面為難,騎虎難下。由此,民進黨才決計拋出“倒閣案”以求突破困境。一方面,通過“倒閣案”,民進黨可以表明自己在履行在野黨的所謂“憲政責任”,即便是死也是轟轟烈烈的死,最起碼有過激烈的抗爭,對自己的支援者有所交代,在日後“國會”競爭的陣勢上也不會輸給國民黨。另一方面,無論“倒閣案”通過與否,民進黨都能順理成章地結束在“立法院”的議事“杯葛”,以進為退,避免民意的進一步流失。當然依據臺灣地區現行的規定,民進黨即使將臺聯黨和親民黨拉上,也很難達到“國會”二分之一以上多數同意的“倒閣”門檻。但對於民進黨而言,“倒閣案”的成功與否都不重要,民進黨只是將“倒閣案”做為從“立法院”議事“杯葛”中“金蟬脫殼”的工具,最重要的是民進黨可以無損民意與形象的全身而退。(陳兵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學碩士)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