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唐永紅:當前兩岸經貿發展:正常化與一體化

2009-11-19 14:54:00
來源:
字號

  唐永紅18日在華廣網刊文,題為:當前兩岸經貿關係發展態勢:正常化與一體化。全文摘要如下:

  兩岸經貿關係發展態勢:正常化與一體化

  自認同“九二共識”的“泛藍”陣營2008年5月重新執政臺灣以來,兩岸關係初步邁上和平發展的軌道,兩岸交流合作與和平發展正成為現階段兩岸關係發展的趨勢和主題。

  事實上,對面臨著重振經濟與爭取連任壓力的臺灣新當局而言,深化兩岸交流合作,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其必然的選擇:一是因為鋻於原“泛綠”當局的兩岸關係政策對臺灣經濟發展帶來的不利衝擊,要求改善和發展兩岸關係成為臺灣主流民意;二是因為在祖國大陸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的一個重要的增長中心,國際經濟專業化分工合作關係正在圍繞祖國大陸重新佈局,臺灣經濟的全球化以及臺灣經濟的發展都越來越離不開大陸,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與一體化成為臺灣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為改善臺灣經濟發展的內外環境條件,臺灣新當局的大陸經貿政策正從原當局的“鎖島”取向朝向逐步開放的方向調整,逐步實現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

  特別是,為應對世界範圍內蓬勃發展的區域一體化運動的挑戰,以及在搶灘祖國大陸市場中較之於其他經濟體的相對滯後與競爭力的缺乏,臺灣主流社會認識到,在推進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的同時,還得充分運用WTO關於“經濟一體化例外”的規定,與祖國大陸這一主要經貿夥伴建立自由貿易區(FTA),逐步進行一體化的制度性安排。

  在臺灣對大陸經貿政策從“鎖島”走向開放,並呼籲大陸與臺灣共同逐步擴張與深化兩岸經貿關係,包括建立制度性經濟交流、合作與一體化安排的同時,祖國大陸基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需要,本著適應于兩岸經濟發展的現實水準與兩岸經貿關係發展的現實需要,充分尊重市場經濟規律與經濟一體化發展規律,遵循WTO有關規則與要求,也相應朝著促進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與一體化方向調整對臺經貿政策。特別是,在遵循上述各基本原則基礎上,試圖在WTO規則、“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國家主權架構、兩岸經濟交流合作與一體化深化發展內在要求三者構成的約束空間中,探索新形勢下兩岸經濟制度性交流、合作與一體化機制與模式。

  隨著兩岸當局對發展彼此經貿關係的政策所做的上述調整,當前兩岸經貿關係在兩岸直接“三通”的基礎上,總體上正在實現正常化與一體化發展。由此,兩岸經貿關係在經貿交流方式、交流格局、發展機制以及相互依存上正逐漸呈現新的走向與格局。

  兩岸經貿交流方式:從非正常化的間接交流方式為主轉向正常化的直接交流方式為主

  眾所週知,多年來,兩岸全面直接“三通”與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一直未能實現,兩岸投資、貿易、通航與人員往來不得不以間接交流方式為主。這種非正常化的交流方式嚴重影響了兩岸經貿交流合作的廣度與深度、效率與效益,深受兩岸人民詬病。

  隨著兩岸全面、直接“三通”與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的逐步實現,新形勢下的兩岸經貿交流方式正從間接交流方式為主轉向直接交流方式為主。兩岸此前需經第三地的貿易、投資、通航以及人員往來等各種交流往來在量上大幅減少甚至消失,與此同時,兩岸經貿交流合作的潛力必正得以進一步發揮,交流合作的廣度與深度得以進一步提升,交流合作的效率與效益得以進一步顯現。

  兩岸經貿交流格局:從單項不對稱性格局邁向雙向對稱性格局

  眾所週知,主要由於臺灣當局對祖國大陸的限制性經貿政策等因素的作用,近30年來的兩岸經貿交流不僅遠未窮其發展潛力,而且形成了單向、不對稱、不平衡格局。即便在兩岸加入WTO以來,兩岸經貿關係雖得到一定改善與快速發展,但因兩岸政治僵局的存在仍未實現正常化,單項、不對稱、不平衡格局並未得到根本改變。

  據大陸海關總署統計,2008年度兩岸貿易總額達到1292.2億美元,其中,大陸對臺灣出口為258.8億美元,自臺灣進口為1033.4億美元,大陸逆差為774.6億美元。截至2007年底大陸對台貿易逆差累計高達5447.3億美元。

  據大陸商務部統計,累計至2008年底,臺商投資祖國大陸77506項,大陸實際利用臺資達476.6億美元;但臺灣才剛剛有限地開放陸資入臺。

  目前,臺灣已有7家銀行、14家證券公司、14家保險公司在大陸設立了代表處,1家兩岸合資的壽險公司在大陸設立並運營;但大陸銀行等金融機構至今未能進入臺灣市場。

  兩岸旅遊往來方面,祖國大陸是臺灣境外旅遊的最大目的地,但臺灣當局直到去年才開放第一類大陸民眾即一般意義上的大陸居民赴臺灣島內觀光旅遊。

  兩岸人員往來方面,與祖國大陸的全面開放、幾無限制的做法相反,臺灣當局多年來諸多設限,使得兩岸人員往來不對稱狀態極為明顯。2008年兩岸居民往來超過465萬人次,其中臺灣居民來大陸約437萬人次,大陸居民赴臺僅近28萬人次;截至2008年底,臺灣居民來大陸累計超過5140萬人次,大陸居民赴臺累計僅192萬人次。

  當前,出於發展臺灣經濟的需要,並在大陸的要求下,臺灣新當局正實踐其競選諾言和WTO無歧視原則,逐步對祖國大陸開放其島內市場,實現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如此,儘管兩岸經貿交流因兩岸經濟體本身在規模上的不對稱性不太可能實現完全的對稱性格局,但兩岸經貿交流有望從多年來的單項不對稱性格局邁向雙向對稱性格局。

  兩岸經貿關係發展機制:從受當局政治力量抑制的市場主導型邁向兩岸當局配合的市場主導型

  近30年來的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不斷突破兩岸政治關係的約束,在有限制的經貿政策環境空間的約束下,
由市場機制主導進行的,呈現出單向、間接、民間的狀態,不僅本身未能實現其可能的發展規模,而且遠未充分發揮其對兩岸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另一方面,兩岸經濟體在基於互補性的交流交往中呈現了競爭性態勢,在相互依存性的發展中呈現了不對稱性特徵,需要制度性的協調與合作。

  與此同時,同為WTO成員的兩岸經濟體又都面臨著如何在WTO約束下進一步增強交流與合作,如何在經濟全球化與區域一體化深化發展中進一步謀求各自最大化利益,增強國際競爭力,防止邊緣化,並有效應對不確定性與風險的問題。

  因此,變革與創新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方式,進一步破除交流與合作的障礙與壁壘,增強交流與合作,成為當前兩岸經濟體進一步參與全球化進程和實現再發展的客觀要求。 一個可以選擇的方式就是兩岸經濟體之間實行某種程度及形式的制度性一體化安排。

  而且,兩岸制度性經濟一體化顯然也對密切兩岸聯繫、穩定兩岸關係、促進兩岸和平發展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正是在上述背景之下,2005年4、5月連、宋大陸行時兩岸正式提出了“兩岸共同市場”及“兩岸自由貿易區”的制度性一體化議題。

  事實上,當前,臺灣新當局承認“九二共識”,為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進行經濟一體化安排奠定了政治基礎。在實現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之後或在此過程中,兩岸可依據“胡連會”發佈的新聞公報達成的相關共識,協商建立兩岸經貿合作機制進行經濟一體化安排的議題,如ECFA。因此,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機制將會從先前受當局政治力量抑制的市場主導型邁向兩岸當局配合的市場主導型。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