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8日舉行了第二場檢討會,會中前主席許信良表示,民進黨若不調整兩岸政策,無法得到中間選民支援;要爭取中間選民,應以支援全球化的態度來論述“臺獨”。民進黨若不調整,未來一對一的選舉還是會輸,一定要轉型。
據有關媒體報道,民進黨在敗選後,面臨著以陳水扁為代表的舊派系和黨內新世代衝突的局面。那麼當下民進黨是否有能力完成更新換代的過程?其“臺獨”路線又會不會有所改變呢?對此《環球時報》記者採訪了《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評論員胡又中。胡又中認為,現在的民進黨很難完成這樣一個改變,原因有三:
首先,民進黨內接替世代出現斷層。從最早的黨外一代,到後來的“律師世代”,民進黨都有一個很強勢的人員體系來完成新陳代謝。然而在以“扁遊謝蘇”為代表世代老態盡顯之後,卻尚未出現可以撐起民進黨臺柱的年輕一代,近年來發展勢頭強勁的改革派“十一寇”也在“保皇派”的打壓下難有出頭之日。在年初的“立委”選舉中,總共有5席參選的“十一寇”,最後全軍覆沒,沒有任何一“寇”能夠獲得選民的青睞。至此,民進黨僅存的年輕一代也被打散,沒有形成一股足以進行改革的力量。
另外,民進黨內“律師世代”不會很輕易放權給新生代。雖然陳水扁“520”之後即將卸任,但是仍將會在民進黨內有重要的影響力。同時,同為律師出身的謝長廷也遲遲未能履行“退出政壇”的諾言,並且日前他提案,讓新進年輕民進黨黨員可以參與黨主席選舉投票,其實也在拉“人頭票”,變相的鞏固自己在黨內的影響力。由此可見,短期內讓民進黨舊勢力放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最後,“臺獨黨綱”是民進黨的根本,不會輕易改變。“清廉、勤政、愛鄉土”是民進黨當年“打天下”時候一句響亮的口號。其中民進黨所闡述的“愛鄉土”其本質就是“臺獨”思想,在民進黨多年的分裂族群行動影響下,“臺獨”思想濃厚的深綠選民仍佔不小比例。臺灣社會的裂痕仍然存在,為求中間選民的支援而失去深綠選民,民進黨“得不償失”。
胡又中分析,因此,儘管民進黨召開了一系列的檢討會,儘管許信良等人提出了“轉型”説,但這在民進黨內部不會引起多大的反響,民進黨有可能會以較為溫和的聲音來表述“臺獨”立場,但是要想使其放棄“臺獨路線”,是不現實的。
民進黨頑固思想根深蒂固,“臺獨”路線是陳水扁極力倡導的“無理”路線,私欲太重將有可能成為全黨斷送前途的重大因素。同時,如若不棄“臺獨”路線,民進黨恐難再向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