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倪永傑:撕下蔡當局兩岸政策“善意”偽裝

2016-11-14 15:1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上海臺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倪永傑11日在華廣網刊文,在蔡英文執政5月,民調走低的局勢下,分析蔡英文兩岸的兩岸政策及其偽裝。倪永傑指出,懾于大陸壓力、謀求美方信任,蔡英文持續包裝、修飾其兩岸政策,一系列策略調整、口頭“善意”,難以掩蓋其內心的“反中對抗”本質,更被其赤裸裸的“臺獨”行徑洗刷得七零八落。

  全文內容如下:

  蔡英文執政5個多月,荒腔走板,民調陷於死亡交叉,執政根基遭到動搖。徬徨無助轉机向深綠取暖,在資源分配、政策路線上向“獨派”靠攏,撕下“善意”偽裝,口出“力抗中國壓力”誑語,損及原先兩岸規劃,引發島內“非獨”勢力、大陸強烈不滿,美方高度警惕。

  一、兩岸策略

  蔡英文上臺伊始,執政目標在於順利執政,鞏固權力,謀求穩定執政及長期執政。其執政策略有三。

  一是“內政優先”。亟需控制臺灣全島,分配政治資源,理順體制運作,全面掌控黨、政、軍、警、特等各系統,平衡民進黨各派系,利誘綠營各路諸侯,掌控媒體及輿論市場,全面清算國民黨。政策上搞新經濟、新軍事工業,重點在於“轉型正義”,打趴政治對手。

  二是“外交突破”。標榜“踏實外交”,增進與美、日實質關係,鞏固現有“邦交”,擴大國際參與,擴大區域經濟整合。深化與歐盟、東南亞、印度等的關係,結成所謂的“利益、安全、價值同盟”。重點推動“新南向”,意圖結合美、日抗衡大陸,其扮演美國棋子的心態昭然若揭。

  三是冷卻兩岸。蔡英文兩岸政策請求穩定的兩岸環境,並對兩岸關係實施降溫。其內涵只求穩定、不謀發展;只求“脫中”,沒想“聯中”;只管風險,不增動力;只有緊縮,沒有開放;非使兩岸愈走愈近,而是愈走愈遠,日趨疏離、隔閡甚至怨恨。如果兩岸關係有所發展,也只讓臺灣獨享成果,有利於臺灣經濟發展、民生改善、國際參與擴大等領域。

  蔡英文處理兩岸關係的基本策略有四。

  一是冷處理。蔡英文故意忽略兩岸議題對於臺灣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和諧的極端重要性,置全臺灣、兩岸及國際社會對於發展兩岸關係的萬般期待於不顧,反而對兩岸關係強制降溫,不但潑冷水,還潑臟水。

  二是緩處理。蔡英文優先處理“內政”、“外交”議題,兩岸議題並沒有成為她最關注、最投入的議題,並不急於處理,一切都是暫緩處理。蔡本身沒有意願處理,現階段也沒有能力處理,只好緩處理。

  三是逆處理。圍繞執政目標,蔡英文的兩岸手法就是人們越期待她順應潮流、重視兩岸、優先處理,她越是逆向操作、逆潮流、逆期待。選前蔡有各種承諾“維持兩岸現狀”,選後特別是上臺後,她率性作為、心跡暴露,大搞“去中國化”、“文化臺獨”,沒有對一系列意外事件如“雄三誤射”、陸客火燒車事件認真善後,任憑其漫延擴散,甚至火上澆油、推波助瀾,反而暴露其內心“反中”、“臺獨”、甘當外人棋子的本質,如何培養兩岸之間的互信與善意氛圍?

  四是穩處理。蔡英文求穩怕亂,奢求享受和平發展成果,擔心大陸經濟“制裁”、“外交”打壓、軍事威懾等。於是,她發揮談判專家特色,擠牙膏、兜圈子,試圖以最小妥協謀求大陸最大讓步。蔡今後將持續與大陸如此週旋。2015年4月拋出“維持兩岸現狀”與“520”拋出“憲法論”、“對話論”、“區域合作論”,都是如此操作。

  為了穩定、管控兩岸關係,蔡英文在政策、人事及管理方面採取三項措施加以因應。

  政策上持續釋放口頭“善意”。如“遵循現行憲政體制”,承認兩岸兩會達成“九二會談”的歷史事實、秉持“求同存異相互諒解”的精神等,維持“兩岸和平穩定發展”等,自認向大陸釋放了很多“善意”。與此同時,不斷作出承諾,“不挑釁、沒有意外”,建立“一致性、可預測性且可持續性”的兩岸關係,而且她會“説到做到”。

  人事安排上求穩。在“國安”、“外交”、軍事、兩岸事務人事顯現“老、藍、男、外(涉外)、守(保守)”特色,緩和兩岸對立氣氛。但同時安排深綠把守文化、教育部門,推動“文化臺獨”,田弘茂出任海基會也是如此考慮。

  管理上作出區分。如黨政分隔、“行政”與“立法”區分、“中央”與地方區隔,“唱雙簧”、“扮黑白臉”。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