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社會政治文化變遷與臺灣選舉

2024-01-14 08:5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2024年1月13日,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結果出爐,代表民進黨參選的賴清德和蕭美琴組合得票最多,民進黨連任成功。近期一直在觀察臺灣大選,發現臺灣社會政治文化發生了許多變化,這些變化影響了臺灣選情,並成為勝選與否的重要內因。
  一、臺灣政黨的“西化”
  2017年臺灣民意代表機構通過所謂“政黨法”立法,2019年該法正式生效,標誌著臺灣完成了政黨的“西化”轉型。“政黨法”明確規定,“政黨就是推薦候選人參加公職人員選舉的團體”。“政黨法”讓臺灣政黨變成所謂“民主黨”性質,不談理想信念、失去革命性,中國國民黨、民主進步黨、臺灣民眾黨都成了純粹的選舉工具。執政黨表現越不好,在野黨越高興,在野黨也不會配合執政黨順利執政。
  二、臺灣各級政府部門和機構當權者的“本土化”
  蔣經國執政時期,在臺灣“本省人”的壓力和美國人的逼迫下,開始了當權者的“本土化”,蔣經國選擇了李登輝擔任副手。李登輝、陳水扁、蔡英文當權後大肆推進臺灣當權者的“本土化”,在各級政府行政部門和機構大量使用“本省人”,排擠“外省人”。
  三、臺灣文化的“去中國化”
  自李登輝時期開始的三十年文化“臺獨”教育,使“臺獨”史觀大肆傳播。臺灣年輕人逐漸喪失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和歷史觀,“臺獨”史觀成為堅持“臺獨”分裂活動的文化支撐和文化基礎。
  四、臺灣民主的“媒體化”
  臺灣的所謂民主政治走向“媒體政治”。媒體在選舉中扮演重要角色,政黨領袖和候選人的媒體表現成為選舉成敗的關鍵。而自媒體更是成為關鍵中的關鍵,如民進黨的一段形象宣傳短視頻,在關鍵時刻起到了壓制不利輿論的作用,也影響了選情。
  五、臺灣選民的“粉絲化”
  在選舉過程中,重要的是如何吸引“鐵粉”,如何把“鐵粉”變成“鐵票”。造勢現場不是比較那一方來的人多,而是比較那一方來的“粉絲”多,過往運作“樁腳”模式,也被“吸粉”所取代。
  六、臺灣政黨輪流執政的“利益化”
  臺灣各種政治力量參加選舉的目的,就是爭奪執政權,以獲得某些執政利益。通過選舉,某些人可以迅速實現自己的當官夢和發財夢。
  七、臺灣省籍矛盾已“弱化”
  臺灣問題已經産生74年,由臺灣問題造成的“省籍”矛盾,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新世代的成長,已經“弱化”,出生在臺灣的人佔了大多數,這化解了“省籍矛盾”。
  八、臺灣人的“主體”意識被強化
  臺灣社會政治文化的“西化”、“本土化”、“去中國化”、“媒體化”、“粉絲化”、“利益化”和某些矛盾的“弱化”,強化了臺灣民眾的“主體”意識,這其中也包括對民主政治的理解和感受。
  2024年大選結果反應了臺灣社會政治文化的變化,理解臺灣社會的變化,就會理解臺灣的選舉。臺灣社會政治文化的變化,同樣也會影響臺灣問題的解決和兩岸關係的發展。(文/王傑)
  (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
[責任編輯:高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