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了,臺灣回家的路不再遙遠
【兩岸快評第200期】
70年來,祖國大陸發展成就斐然。新中國成立初到2018年,中國大陸每人平均GDP從119元增加到64644元,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從49.7元增加到28228元,人民生活從貧困到溫飽再到總體小康,即將實現全面小康。我們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從貧窮落後到成為世界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近三年經濟總量連續跨越70萬、80萬和90萬億元大關。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經濟年均增速9.4%,遠高於同期世界經濟2.9%左右的年均增速,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7億多農村人口脫貧,每人平均壽命達77歲。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從根本上説,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關鍵因素是祖國大陸發展進步。祖國大陸的發展進步,為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奠定了強大基礎,更將兩岸關係發展方向的主動權牢牢把握在我們手中。1979年元旦,《告臺灣同胞書》正式提出實現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也開啟了兩岸破冰的大幕。伴隨兩岸關係發展,兩岸貿易總額不斷攀升,由1978年的0.46億(美元),增長至2018年的2262億(美元)。上世紀80年代初,最早的一批臺商看好大陸改革開放後的市場,冒著被臺灣當局起訴“資匪罪”的風險,千方百計地繞道來大陸,以港商、外商名義或者隱姓埋名到福建沿海一帶投資。截至2018年底,累計批准臺資項目107190個,佔實際使用外資項目總數的11.2%。兩岸人員往來日益密切,越來越多的臺胞特別是臺生臺青選擇來大陸發展,實現人生理想。時至今日,大陸“31條措施”不斷取得新成效,迄今已有包括28個省區市在內的99個地方結合當地實際出臺具體實施意見。
“兩岸一家親”不僅是理論表述,更是兩岸民眾交流融合的真實寫照。2018年是汶川地震十週年,當年地震災難發生後,無論搶險、賑災,還是災後重建,有無數臺灣同胞向四川災區同胞伸出援手,以各種方式表達關懷、提供幫助。同胞之愛,感人至深。1999年的九二一地震、2018年的花蓮地震,同樣映射出大陸同胞對災區同胞相互扶助的情誼,充滿著兩岸同胞守望相助的身影。
70年來,中國國際地位不斷提升。近年來,我國主要經濟社會指標佔世界的比重大幅提高,居世界的位次不斷前移,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從1992年至2007年,聯合國大會連續15年否決極少數國家所謂“臺灣在聯合國的代表權”提案。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就,主要經濟社會總量指標佔世界的比重和國際地位進一步提升,國際影響力持續增強。國際社會普遍奉行一個中國政策、反對“臺獨”的格局持續鞏固。2016年以來,中國先後與甘比亞、巴拿馬等6國恢復或建立外交關係。現在,臺灣所謂“邦交”只剩17個。2019年9月13日,臺灣“友邦”、索羅門群島總理召開內閣會議,討論跨黨派小組報告,考慮是否與臺灣“斷交”,轉向與中國大陸建交。
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偉大時刻,民進黨當局和“臺獨”勢力卻依然倒行逆施,為一黨一己之私,全面煽動兩岸對抗,製造兩岸敵意,在島內營造“綠色恐怖”和“寒蟬效應”。臺陸委會日前呼籲臺灣民眾不要赴大陸參加國慶相關活動,並稱將處罰到大陸有所謂“不當”行為的公、軍職人員,與此同時,民進黨當局教育部門近期亦推出了按照“去中國化”“臺獨”內容的新課綱編寫的歷史教科書荼毒青年,臺灣“立法”機構推動進行被島內輿論稱之為“新戒嚴法”的所謂“中共代理人修法”,民進黨當局頻繁以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為理由干擾、打壓兩岸交流活動。近日在香港發生的一系列極端暴力事件的背後,也有著民進黨當局伸向香港的黑手。更讓人側目的是,民進黨當局不顧民族大義,挾洋自重,深度融入所謂“印太戰略”,甘當“臺灣牌”作為美國制衡中國的重要籌碼。
在“統”、“獨”問題上做文章,攻擊誣衊大陸,煽動島內民粹,製造“反中恐中”氛圍,是民進黨撈取選舉利益的老套路。蔡英文上臺3年多來,在關鍵性的兩岸關係上不進反退,島內經濟發展更是乏善可陳。隨著 2020年“大選”角逐加劇,民進黨當局操弄兩岸議題、操作“聯美抗中”、不斷挑戰大陸底線,顯然是為保住“執政權”而走向“急獨”路線。
視“獨”如命的民進黨當局和“臺獨”勢力是當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最大障礙,也是目前禍臺亂臺的最大根源。從歷史、現實和長遠看,雖然目前島內種種複雜因素讓人極度憂心,但兩岸民眾交流融合的大勢任何力量壓制不住,兩岸同胞維護國家統一的信心和決心任何力量動搖不了,兩岸民眾同根同源的文化紐帶任何力量切割不斷,兩岸各界攜手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願望任何力量阻擋不了。民族復興、國家統一是大勢所趨、大義所在、民心所向,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前景光明。
今年8月17日,在新黨26週年黨慶大會上,新黨主席郁慕明公佈了新黨版的“一國兩制”臺灣方案,表示新黨主張兩岸統一,支援“一國兩制”,並提出關於臺灣方案的構想。國臺辦發言人在9月11日的新聞發佈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時也表示,願與包括新黨在內的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反對“臺獨”的臺灣各黨派、團體和人士就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有關問題開展對話溝通。“一國兩制”是解決國家統一問題的科學構想,它尊重歷史、尊重現實,照顧了各方利益,對於臺灣來説,這是一種最佳的選擇。隨著時間的推進,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必然能夠正確看待、理解並最終接受“一國兩制”。2018年11月民進黨“九合一”選舉的慘敗,臺灣民眾顯然已經覺醒,用選票明確拒絕了民進黨當局的“聯美抗中”,更明確拒絕了“兩國論”的意識形態。
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40週年紀念會的重要講話是應對當前兩岸關係複雜嚴峻局勢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我們必須始終保持堅定的戰略定力、戰略自信與戰略耐心,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五個方面重大政策主張,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實現同胞心靈契合,持之以恒,久久為功。
每逢佳節倍思親。廣大臺灣同胞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在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進程中定然不能缺席。支援和追求國家統一是民族大義,應該得到全民族肯定。過往歷史經驗證明,統一是歷史大勢,是正道。“臺獨”是歷史逆流,是絕路。歷史不能選擇,現在可以把握,未來可以開創。回家不需要理由,不回家才需要理由。臺灣當局應以臺灣同胞福祉為重,念茲在茲,把握現在,開創未來,早日放棄不切實際的幻想,與中國大陸相向而行,共謀兩岸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大業。
70年了,人間正道是滄桑。“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只要兩岸中國人和衷共濟、共同奮鬥,回家的路不再遙遠!祖國統一大業一定能夠完成!(台灣網網友:侯寓棟,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