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當局再被美國打臉,心碎一地只因打錯算盤

2018年09月19日 09:01:00來源:台灣網

  近日,被稱為“臺獨靠山”的美國直接打臉蔡英文當局。9月12日,美國在臺協會(AIT)主席莫健在華盛頓智庫“全球臺灣研究中心(GTI)”舉辦“確保和加強美臺關係”年會上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美國對臺做任何事情都要權衡利弊得失,如果一個步驟代價超過好處,或許就不是正確的時機去做。他舉例,美國航母去高雄停靠就是這種實際得不到好處的沒有意義的行動,“反而可讓大陸趁機觸發‘武統’正當性,‘受害者’首先是臺灣”。無獨有偶,美國國防部近日以“資源有限”回絕了美國國務院派海軍陸戰隊進駐“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的請求。在中美貿易戰激烈,中美雙邊關係經受重大考驗的當下,美國突然放下高舉的“臺灣牌”,臺灣的民進黨當局、那些頑固“臺獨”分子,可謂心碎了一地。

  美國是兩岸關係中的一個重要因素,有時甚至影響兩岸關係的走向。但是,熟悉兩岸關係歷史的人都知道,美國從來也不是兩岸關係中的決定因素。

  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大批經過戰爭考驗的人民解放軍回到東南沿海,解放東南沿海島嶼列入大陸議事日程。1954年8月23日,人民日報發表《一定要解放臺灣》社論,9月3日,人民解放軍炮擊金門,給國民黨軍隊重大殺傷。當時,美國第七艦隊遊戈臺灣海峽,妄圖遏制年輕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而蔣介石也知道,要阻擋大陸攻佔沿海島嶼,唯有依靠美國的支援。1954年12月2日,經過幾個月的討價還價,臺美《共同防禦條約》簽訂。然而,這一紙協定並沒有為國民黨軍隊帶來共同防禦的盟友。1955年1月18日,華東軍區發動“一江山戰鬥”,經過三個小時激戰,全殲一江山島國民黨守軍。解放軍進攻一江山島時,原來在大陳島附近海面的美國軍艦都不見了,蔣介石知道美國人靠不住,于1955年2月7日,發表《告海內外同胞書》,宣佈撒出大陳島。大陳島撤退不僅使國民黨失去了反攻大陸的一個重要基地,也徹底的失去了東南沿海的戰略主動權。2月25日,繼大陳島撒退後,4000國民黨軍隊撒出南麂山島。至此,國民黨徹底退出了浙江沿海。

  上世紀50年代的這次“臺海危機”充分表明,美國介入兩岸深度,是由美國的利益決定的。抗美援朝戰爭後,東西方冷戰的大幕已起,處在第一島鏈十樞紐位置的臺灣當然是遏制大陸的一張最有份量的牌。蔣介石知道臺灣在美國全球戰略中份量加重,妄圖將美國拖入兩岸爭鬥的火坑。蔣介石對美國表示:“我控制下之大陸沿岸島嶼,計有三十余個。最主要者為大陳、馬祖及金門三個地區。我望美至少將此三地區各島之防衛,包括于第7艦隊責任範圍之內。”但美軍只同意協助防禦臺澎,經過不斷遊説,最後在《共同防禦條約》中加上“經共同協議所決定的的領土”,以為可以拉美軍協防金馬及浙江沿海。然而,不直接與大陸對抗是美軍底線,蔣介石拿著墨跡未幹的協議,看著解放軍佔領了浙江沿海島嶼。這紙協定,是救不了火的。

  今天的臺美關又何嘗不是這樣。這幾年,無論是奧巴馬“東亞再平衡”戰略,還是今天特朗普的“印度太平洋”戰略,美國遏制中國的力度在增大,臺灣再度成為美國手中一張“最好用最廉價”的牌。臺灣的民進黨蔡英文當局以為中美競爭,是“臺獨”的機遇,採取“倚美抗陸”的一面倒戰略。在臺灣的遊説下,美國國會的親臺議員們也確實給了臺灣許多久盼未至的甜頭。《臺灣旅行法》要開啟美臺各層級官員互訪、兩個年度的《國防授權法》要開啟兩軍互訪軍艦互停這些嚴重衝擊大陸底線的惡例。“臺獨”們歡呼雀躍,仿佛美軍會立馬幫助他們實現“臺灣獨立”的春秋大夢了。然而,莫健的發言,其實是宣佈《國防授權法》像當年的《共同防禦條約》一樣,只能看,不能用,讓你爽一下而已。拒絕陸戰隊進駐臺北,更是表明,在兩岸關係上,美國並不想挑戰中國的底線。

  其實,中美是老對手,美國遏制中國的發展,是美國霸權的本質要求。但是能否遏制中國則是由中國的力量決定的。美國遏制中國的最壞結果是中美重新走上“冷戰”的老路。但是,這肯定不是美國要的結果。因為,美國要這個結果很簡單,只要在臺灣問題上突破中國底線,中美關係立即發生質變。美國要的是霸權,當美國發現它的力量並不能使中國屈服,甚至,遏制反而在壯大中國力量的時候,中美合作的時代又會來臨。

  所以,臺灣的一些人,妄圖在中美競爭中漁利,大概會打錯算盤。美國會給你甜頭,我相信在你們遊説下,後面還有,但是,美國絕不會突破大陸底線,除非美國想把臺灣掀翻。就像當年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決議“總統授權第7艦隊部分艦隻在對臺灣海域進行例行巡邏時,可以對中國沿海的大陳島進行友好訪問,目的是為了向中國共産黨顯示力量,阻止他們對這些島嶼發動攻擊。”美國的各種友臺,更多的時候只是顯示美國在臺灣問題上的力量,打一張牌而已。

  在兩岸關係上,過去力量弱小時,大陸沒有退讓,現在,更不會讓任何人恣意妄為。大陸統一的堅定意志過去是現在更是兩岸關係的主導力量。(台灣網特約作者:且十)

(本文為投稿作品,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趙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