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鐵路春運”是對民生情懷的堅守

2018年02月28日 09:54:00來源:台灣網

  世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春運即是如此。

  什麼是春運?為什麼會有春運?在很多人眼裏,它是遊子的鄉愁,是人類最大規模的遷徙。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員流動限制的放寬,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離鄉外出務工、求學。直至1979年這支遷徙大軍歷史性突破1億人次,“春運”一詞應運而生。

  翻開春運的歷史相冊,那些泛黃黑白照片內的“棚車”“綠皮車”既是人們的出行希望,亦是民生期待擺脫的“窘境”。

  回首那些年的春運,受交通不便的影響,即便是在擁擠的乘車環境中,過年回家和與親人團聚,依舊是人們內心最大的期盼。鐵路作為國家交通運輸的大動脈和大眾化運輸工具,亦隨之被百姓給予厚望,成為折射“春運”的縮影。

  與其説春運是條路,倒不如説它是座橋。數十年來,人們從獨木橋走上了鐵索橋,從石拱橋踏上了跨海大橋。不再是小心翼翼的腳步,讓人們切身感受到春運的巨大變遷,也感受到中國鐵路進入新時代所展示的新作為。

  放眼今時春運,捨棄與家人團聚,日夜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的春運服務者;每天開行5600余列的高鐵動車組;“復興號”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賓士;刷臉進站、網際網路訂餐、VR導航等智慧科技的投入,以人力、運力、科技力築起春運最牢固的支柱。

  曾經人們徹夜排隊買票,而今卻在指尖上實現了説走就走;曾經人們在擁擠的車廂內飽受煎熬,而今卻在旅途中享受著“列車春晚”帶來的快樂;刷臉進站、網際網路購票、高鐵列車網上訂餐……這些春運之變,是一代代鐵路人為滿足人們出行需求而不懈努力的折射,是鐵路部門對“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的踐行。

  今年春運期間,鐵路部門先後推出了擴大運力供給、提升旅客購票體驗、提高春運服務智慧化和資訊化水準等系列利民便民新舉措,不斷豐富和提升人們出行的選擇和體驗。可以説,“春運”因民需而生,因民需而成長,而這當中離不開鐵路部門深濃民生情懷的細心滋潤。

  鐵軌兩端連鄉愁,護航遊子暖春途。進入新時代、展示新作為,經過鐵路部門的不懈努力,一個新時代春運出行的嶄新景象已然呈現,這是人們憧憬美好生活的實現,是鐵路發展成果的展示,更是偉大民族復興強盛的呈現。(台灣網網友:宋文強)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