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寶貴的道德因子
家風傳統、親情牽掛、故土情結、孝悌觀念,這些傳統文化中寶貴的道德因子,不僅並未因為現代浪潮的衝擊而沉沒,反而愈發顯示出反哺個人、黏闔家庭、軟化社會的強大魅力。(人民日報2月23日)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稚子小兒的頑皮可愛,為人父母的百般疼愛,自古尊老愛幼、妻賢夫安、母慈子孝是人生圓滿的象徵,“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千金散去還復來的李白念及家朝朝暮暮。“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悲愴的杜甫念及家悵然淚下。
“吾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家風之德,無論是“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韆鞦為一人”的介子推,還是“托為此行,周流上下,而卒返于楚焉;亦仁之至,而義至盡也”的屈原都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厚植千百年來中華民族“崇德為先,再賞其才”基因,家風建設、孩童德育在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始終佔據一席之位,從寸草春輝中解讀“心能辨事非,處事能決斷;心不忘廉恥,立身不卑污”的處世標準;從兄友弟恭中詮釋“有不可及之志,必有不可及之功”的人生方向;從讓棗推梨中感知“與朋友交遊,須將他好處留心學來,方能受益”的交友準則;從晴耕雨讀中品味“對賢者言語,必要我平時照樣行去,才算讀書”的為學之道。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家風之廉,幼學啟蒙“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居也。”字字句句將清廉二字烙印在幼童心中。近年來,一些貪官在懺悔時候反覆訴説年少貧窮經歷讓其貪婪無厭,殊不知不是“窮怕了”而是“膽大了”。家庭的富足受很多因素影響,但貧寒不等於貧窮,貧寒的生活也可以不貧窮。闖關東裏母親抱著孩子用講故事辦法挨過饑餓和寒冷,相信這樣的孩子長大了內心一定十分富足。方岩的胡則以國為重的為官準則和剛正不阿的道德風範影響著一代又一代胡家人,胡氏後人寒窗苦讀和為國為民的努力從未改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家風之愛,“愛子,教之以義方”,“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童子朗朗上口“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道出聖人之母愛之真切。父母之愛不在於新添衣服玩具,而在於贈與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在於對孩子犯錯刻意回避,而在於贈與孩子知錯就改的勇氣。周恩來的侄女插隊時應徵參軍,被其知道後立即要求退回。羅榮桓在彌留之際交代子女只有一句話:堅信共産主義這一偉大真理,永遠幹革命。當淺薄之愛轉變為家國大愛時,美好的情感和道德觀念就會代代相傳,有氣節有骨氣有正氣的少年就會星火不斷。(台灣網網友:沈蘇青)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