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慢車”搭載人們駛往幸福的“小康站”
12月1日淩晨5點,成都鐵路公安局西昌公安處攀枝花乘警支隊何慧宇從家裏出發,與去年剛到警隊工作的“90後”乘警吳孟珂在攀枝花火車站會合後上車執行值乘任務。他們值乘的5633/34次旅客列車是穿行在大涼山腹地的一趟綠皮“小慢車”。(12月25日光明網 )
中國高鐵“彎道超車”讓中國鐵路在高速領域舉世矚目,“四縱四橫”高鐵網的鋪設完成,“八縱八橫”高鐵網的加快鋪設,中國人在高速出行的道路上越走越快。但在我國的貧困山區,綠皮“小慢車”依然是當地居民重要的交通工具,它們搭載著旅客,行駛在“幸福”的鐵軌上。
“幸福小慢車”5633/34次列車全程運作353公里,停靠26站,而全程票價只有20多元、最低票價僅有2元。如果算收支,大家一看就知道處於虧損狀態。在鐵路總公司成立後,這樣嚴重虧本的生意中國鐵路依然沒有選擇撒手,不僅是因為此趟列車是當地人出行的主要方式,更是因為中國鐵路承擔起社會責任,用自己貼錢的方式,助力大涼山扶貧工作。
“幸福小慢車”沒有空調、沒有餐廳,列車工作人員要忍受車廂夏天“悶罐”、冬天“冰窖”的工作方式,就連自己吃飯的問題,都要提前聯繫好車站定點的小館子送盒飯。由於站站停,站與站的時間間隔太短,經常是忙完護送旅客上下車任務後,飯菜早已涼了,而出乘一趟的時間是三天。由於沿線群眾很多都是彝族,語言不通,鐵路工作人員要推行“彝漢雙語”工作法,掌握彝族的一些習俗,這樣才能更好地工作。平凡的崗位、艱難的環境,鐵路人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學習與付出,更多的是放不下肩上的責任。
“幸福小慢車”途徑兩個國家級貧困縣,由於不通公路,當地人自己種的綠色花椒、馬鈴薯賣不出去。綠色農作物在農村難有市場,要想賺錢只能運到縣城去賣。運送同樣重量的馬鈴薯到縣城,包車翻山越嶺需要140元,而坐火車只要10元。跑一趟,就能多賺100多元。不僅如此,通過火車,孩子有機會走出山村去更大的地方接受更好地教育,成人成才後賺更多的錢,帶領家鄉父老脫貧致富。一代更比一代強,一輩更比一輩好,冰冷的鐵軌上灑滿了“幸福”。
穿行在大涼山深處的“幸福小慢車”、穿越白山黑水的“暖心小慢車”、開往賀蘭山深處的“民生小慢車”……起點“貧困站”的小慢車沒有風馳電掣的速度,沒有“移動賓館”式的車廂環境,更沒有隨意連接的無限wifi,卻搭載著沿線人民駛往幸福的終點“小康站”。(台灣網網友:朱明飛)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