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艱苦樸素換來弊絕風清
“一個政黨,一個政權,其前途命運取決於人心向背。人民群眾反對什麼、痛恨什麼,我們就要堅決防範和糾正什麼。”黨的十九大報告著眼于實現新時代我們黨的歷史使命,針對反腐敗鬥爭提出“鞏固壓倒性態勢、奪取壓倒性勝利的決心必須堅如磐石”,接地氣,得民心,體現了中國共産黨奪取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的堅定決心。
要實現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長效機制,激發忠誠、乾淨、擔當的幹事鬥志,就必須制度約束與自我約束兩手抓兩手硬,以艱苦樸素之風蕩滌黨員幹部靈魂。
艱苦奮鬥作為一種時代精神永不過時。1941年3月,八路軍三五九旅進駐了作為陜甘寧邊區南大門的南泥灣,在短短的三年內,三五九旅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把荊棘遍野、荒無人煙的南泥灣變成了“處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的陜北好江南;上世紀60年代的塞罕壩,集高寒、高海拔、大風、沙化、少雨五種極端環境于一體,自然環境十分惡劣。塞罕壩幾代人,通過近50年的艱苦奮鬥,在極端困難的地理條件下,在140萬畝的總經營面積上,成功營造了112萬畝人工林,“青松寒不落,碧海闊愈澄”,創造了一個變荒原為林海、讓沙漠成綠洲的綠色奇跡。從“南泥灣”到“塞罕壩”,見證的是艱苦奮鬥精神的傳承。依靠艱苦奮鬥,我們黨從南湖紅船成長為8890余萬黨員世界第一大黨,依靠艱苦奮鬥中國從貧窮落後一躍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今天艱苦奮鬥依然是我們黨的主旋律。
然而,一段時期以來,隨著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蒸蒸日上,在一些黨員領導幹部看來,艱苦奮鬥已經過時了,現在物阜民豐,吃點喝點,佔點用點,沒什麼。殊不知,人的慾望是個無底洞。結果房子越住越大,車子越坐越豪華,穿戴越來越奢華,沉浸在吃吃喝喝中,必然胃口越來越大,有了“比爛”心理,佔有欲越來越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特別是奢靡之風在一些地方盛行。
艱苦奮鬥這個傳家寶不能丟。中國共産黨是靠艱苦奮鬥起家的,也是靠艱苦奮鬥發展壯大、成就偉業、創造輝煌的。今天,雖然我們黨通過艱苦奮鬥,從無到有,取得了輝煌的成績,但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要實現國富民強的目標依然任重道遠,更何況社會是向前發展的,中國要走在世界前列,須臾之間不可鬆懈。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艱苦奮鬥才能永葆黨的青春。艱苦奮鬥不僅可以改變環境,改變我們的生活,而且可以改變我們的思想,凈化我們的靈魂,為我們帶來正確的價值取向。艱苦奮鬥的黨員領導幹部,在大吃大喝面前,首先想到的是老百姓過得怎麼樣,貧困戶吃得飽不飽,在權力面前,首先想到的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常以“一絲一粒,我之名節;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寬一分,民受賜不止一分;取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提醒自己。正是艱苦奮鬥精神,成就了“天眼之父”南仁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科學家,有了優秀縣委書記的代表焦裕祿、優秀共産黨員的代表廖俊波等。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節儉敗由奢。”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影響黨的先進性、弱化黨的純潔性的因素也是複雜的。在人民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的今天,黨員領導幹部如果因為條件的改善,生活水準的提高而拋棄艱苦奮鬥的革命意志,其思想必然會在物欲的衝擊下就發生畸變,走入貪污腐化的歧途。勤能補拙是良策,一分辛勞一分才。當前,改革開放、脫貧攻堅還有老問題亟待解決,同時新問題也隨時會出現,只有發揚艱苦奮鬥精神,以艱苦樸素之風涵養正氣,才能鞭策廣大黨員領導幹部“忠誠、乾淨、擔當”做事,弊絕風清,步入未來。(台灣網網友:李長安)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