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老人險對於社會是種“恥辱”

時間:2015-10-23 15:08   來源:台灣網

  近年來“扶人被訛”事件屢屢發生,“扶不扶”引發民眾持續熱議,越來越多的人對攙扶跌倒老人而擔心。近日,支付寶在“我的保障”中新增了一項“扶老人險”,用戶支付3元,一年期間最高可獲得2萬元的法律訴訟費用,並提供全年的法律諮詢服務。——來源:《重慶商報》

  “扶還是不扶”成了一個難以決定的問題。扶跌倒老人本來是一件極其簡單的事,然而現在卻陷入困境:扶,自己承擔風險,萬一被訛詐,不僅破財,還會傷心;不扶,老人跌倒自己面前而不去幫一把,良心又過意不去。顯然,擺在這一代年輕人面前的是一個道德“試卷”。想來想去,大多數人不會願意冒這個風險,在路上做一個默然的“看客”。

  可以説,“扶老人險”的存在,對於人民群眾來説是一種“恥辱”。它的應運而生有其生長的土壤。現實版的“彭宇案”頻繁發生,“是老人變壞了,還是壞人變老了”的問題就會跳出來拷問大家。那麼這種事物有其存在的價值麼?筆者認為有其存在的必要,在相關法律出臺之前,它的存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障“扶老人者”的合法權益。但是,它畢竟不能從根本上遏制“彭宇案”的再次發生。我們還是期待相關法律的制定和實施。

  我們要為一些人在“扶老人,有風險”的環境氛圍下依然買下保險,花自己的錢也要扶老人的行為點讚。然而,做好事還要付出代價,本身就令人不舒服。現狀是訛詐他人已經構成犯罪,但是由於犯罪成本太低,同時念及老人年齡稍大,僅僅做一下簡單教育就完事,顯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一旦訛詐成功,會導致做好事者心寒,甚至會懷疑自己的價值觀與人生觀。對於社會,它的存在還會在社會上造成不良影響。所以,讓惡意誣陷他人的受到懲戒是民心所向,不能寬容。本來“扶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優秀道德觀念的體現,是一種善舉,而今卻由於種種原因使好人望而卻步。更令人遺憾的是,在“扶跌倒的老人”事情上讓商家看到了商機,“扶老人”居然能夠用保險做後盾而不是以法律做保障,可見這個社會立法方面的腳步還是慢了些。現實版的“彭宇案”屢屢發生,警示有關部門應該密切觀察時代快速變化所産生的動向,同時加快立法步伐。

  最後,我們不得不審視反思當下社會,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還是“別人虐我千百遍,我待他們如初戀”?面對老人跌倒的現象,扶還是不扶,春晚優秀小品《扶不扶》最後的臺詞清晰有力得告訴了大家。“這人倒了咱不扶,這人心不就倒了嗎?人倒了還可以扶起來,人心倒了可就扶不起來了”,這句話意味深長,不得不引人深思。(台灣網網友:程超越)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