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他人鉅額賄賂後,只將其中一小部分上交至廉政賬戶,卻將大部分的款項收入囊中。11月18日,安徽省人民檢察院發佈消息稱,製造這一清廉假像的安徽省六安市政府原副秘書長魏力生因涉嫌受賄犯罪,被六安市金寨縣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來源人民網)
領導幹部製造廉政假像也不算新鮮,公開場合曬“廉政承諾”,幹部大會上搞“廉政宣講”的大有人在,最後“落馬”讓人跌破眼鏡。這魏秘書長“瞞天過海”的伎倆顯然更“高超”,上交廉政賬戶算是“自證清白”的最好表演,變相地為家裏的“小金庫”鍍上了一層防護網,殊不知,如意算盤沒有打成,終在監督的火眼金睛下“現了原形”。
顯然,這魏秘書長早是“未雨綢繆”,2012年在六安市委宣傳部主辦的網站上刊登了其家書一封,“作為一名有一定權力的黨員領導幹部,時時處處都會面臨著很多誘惑,如何面對和處理這些誘惑,關係到個人、家庭和事業。”廉潔形象塑造地很成功,如今看來卻極具諷刺性。受賄期間,主動將部分金額上交廉政賬戶,更是演繹了一場“假清廉”的魔術,企圖實現“掩耳盜鈴”的小聰明,可謂是絞盡腦汁,走地“步步驚心”。
事實證明,不管這魏秘書長使用何種障眼法,終究逃不過紀檢監督的“探測器”。即便再別出心裁地玩花樣,還是沒能逃脫制度的枷鎖。而貪官的“廉潔”之爭一再暴露了腐敗分子慣用的狡辯伎倆,更折射出加強社會廉政建設的緊迫性。
在筆者看來,領導幹部挖空心思地搞些廉潔表演,的確讓人唏噓,而不斷“落馬”的悲情結局也重復説明瞭闖法紀黨紀“紅燈”需要付出沉重的代價。最後,筆者希望領導幹部能從中吸取教訓:“假清廉”終究是假,豈能成為躲避懲處的“避風港”。(台灣網網友:安之若素)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