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應建立文化自信之高校

時間:2014-05-06 15:56   來源:台灣網

  在五四運動95週年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到北京大學考察。習近平肯定了北大爭取到2018年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但也要求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不要把北大辦成“第二個哈佛和康橋”,而是要辦成“第一個北大”,讓北大師生深感責任重大。(5月5日中國日報)

  中國應該建設怎麼樣的高校,習總書記在北大的談話可謂是一語中的,深切中國高校教育之實際,就是要“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習總書記還在講話中透露了高校建設不可全盤西化,不可奉行絕對的拿來主義,要有自己的特色,這其實指出中國應建設文化自信之高校。

  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一度出現以經濟的強弱而對自我文化的妄自菲薄,不管是清末的洋務運動、百日維新,還是民國時期的“拿來主義”,其實歸根到底就是對中國自我文化的否定,認為西洋文明是絕對的先進,中國文明已經是日薄西山。

  而在現代中國教育之建設上,更是為甚。縱觀中國高校之建設,不管是學科的建設,還是科目的設置;不管是教材的選定,抑或是教師資歷的評判,大都以國外為標準,大踏步地向前進。

  因為對自身文化建設的不自信,導致中國大學盲目地追求表面工作,盲目地追求“數字感官”來刺激內心的“妄自菲薄”。中國大學的建設曾一度進入“大躍進”時期,片面地追求高大上,招生規模年年擴招,校園建設年年擴建,校名取的一個比一個大氣。新華社的一篇報道就曾用“一個茶壺三十個杯”來形容目前的研究生教育,認為連年大幅度擴招,已導致師資力量嚴重不足,隨之而來的是教師負擔過重、研究生品質下滑等一系列副作用;吉林大學大興土木,擴建校舍,吞併多所院校,組建成一所“吉林大學航空母艦”,最終因欠債30億元債務而宣告破産;一些高校為吸引招生數量,為提高自己所謂的“名氣”,將校名改頭換面,由“屌絲”名升級為“男神”名。其實擴建、改名等行為是缺乏辦學信心,缺乏務實意識的表現。所以要建設文化自信高校,就要經常想想清華老校長梅貽琦的那句名言:“大學者,非大樓之謂,大師之謂也。”

  文化不自信,導致中國高校建設的千篇一律,由有特色逐漸變為漸漸沒有特色,由本色大學逐漸變為西化大學,正如北大哲學社會科學系教授葉朗在回應習近平的北大講話時稱:“哈佛辦得好,但那是為美國人而辦的,北大是為中國人而辦的,我們不能在辦學上處處照抄美國名校。我想,北大如果辦成哈佛第二,一定不是好事,而是很危險的。”可以説中國大學只是學到了“哈佛”、“康橋”之皮毛,其精髓卻沒有學到,反而邯鄲學步,最後自己都不知道如何走路了。

  2004年,教育部前部長周濟在第二屆中外大學校長論壇總結會上指出: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是多樣化的,人的發展對教育的需求也是多樣化的。各個國家的高等教育體系都是分層次、多類型的。不同的大學要有不同的目標定位。從國家利益看,必須要創建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這是中國高等教育參與國際高等教育競爭與合作的需要。但對大多數大學而言,需要根據自身的歷史背景、環境特點、學科特色、資源結構等實際情況,制定本校的發展戰略規劃,不能盲目地追求“大而全”。今年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貴州代表團討論指出,一個國家綜合實力最核心的還是文化軟實力,這事關精氣神的凝聚,我們要堅定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還要加一個文化自信。

  全國政協委員、農工中央文委會委員、三峽畫院院長汪國新曾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要在這個上面多想一些,在文化上要自覺,達到民族的文化自信和自覺。我們雖然有經濟上的差距,但文化是領先的。我們唐代、明代的壁畫,在世界上都是一流的,後世很難達到他們的高度。”古語雲:“大學之道在親民,在明明德,在止於至善。”習總書記五四青年講話高瞻遠矚地指出了中國高校的出路,所以我們要鼓足幹勁,打出自我特色,建設具有中國文化自信特色的真正高校來,我們不僅要有“第一個北大”,還要有“第一個復旦”、“第一個南開”、“第一個浙大”、“第一個武大”……(台灣網網友:別亞飛)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