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14歲的男孩小劉跟家人提出要買蘋果手機,遭到拒絕後,竟賭氣喝下了農藥“敵敵畏”。事發後,小劉隨即被送往市一院東區院搶救,因送診及時,小劉已脫離危險。可沒想到的是,在住院期間,小劉又多次與家人産生矛盾,甚至多次揚言要跳樓。昨天上午,記者在市一院東區院採訪時獲悉,為了穩住兒子情緒,家人已經為小劉購買了手機。目前,小劉已經出院。(9月10日 中國新聞網)
《三字經》中有雲“子不教,父之過”,所以,當看到新聞中男孩只因自己的虛榮心未被滿足,和家人賭氣自殺未遂,最後還要對自己的家人“動武”,筆者覺得這個孩子的家長很可憐,同時也很可悲!
透視這個事件背後,是孩子成長路上點滴錯誤的不斷積累,同時,更是父母,一縱、再松的錯誤放手。孩子提出要買蘋果手機,遭到拒絕後,喝農藥、跳樓、打家長,這樣一系列的行為,折射了這個家庭嬌慣式教育的危害,對於孩子的家長來説,孩子因虛榮心而“無理取鬧”的同時,家長一讓再讓、一縱再縱,這樣的做法也是對他們心靈的一種鞭撻,這是多麼沉痛並且悲哀的事啊!
目前,報刊電視等媒介經常報道一些子女驕奢淫逸,甚至虐待父母的事件,而這些子女卻都是父母含心茹苦撫養大的。這些父母在撫養子女時,沒有對孩子進行尊敬父母、熱愛、孝敬父母的教育,沒有使孩子從小形成尊敬、孝敬父母的意識,一昧的嬌慣孩子、縱容孩子,從而培養了孩子不良性格,孩子霸道、蠻橫、無理取鬧,這是社會與家庭的悲劇,更是父母教育的悲劇。這些悲劇的始作蛹者,正是父母本身。
魯迅有言“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我們不斷地向家長傳達正確的教育方式,就是為了喚醒溺愛孩子父母們的呆滯神經。愛有許多種,唯獨錯愛最傷人。而對孩子的錯誤放手,就是將來父母必然面對的“自食其果”。
筆者希望,那些仍在嬌慣自己孩子的父母們,請及早回頭。也許在孩子的性格固化之前你仍能去除孩子的“嬌”氣,把他培養成一個出類拔萃的人才,只不過花的時間和心血就要稍微多些,但那是非常值得的。我們的目的是要把孩子教育成一個有用的人才,超越我們自己。而不是把她嬌慣成予取予求的討債者,一輩子只有依賴自己的父母才能生存。
教育孩子,也不嬌慣孩子,我們不願見到家長中國式的忍耐帶來的傷心眼淚,我們願意見到尊嚴的勝利!(台灣網網友 袁寶)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