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佈遇難者名單理應成為一種制度

時間:2012-09-12 14:50   來源:台灣網

  目前,雲南彝良地震已造成81人遇難。官方稱,遇難者多數是被山上滾下的飛石砸死。地震抗震救災總指揮部日前宣佈:不公佈死亡人員名單及身份資訊,適當時機會發佈各鄉鎮死亡人員統計情況及製作死亡人員花名冊,有異議者可查詢。(9月10日《大河報》)

  雲南地震,迄今為止已經造成81人死亡,但是,這81人是誰,叫什麼名字,來自什麼地方,公眾至今還並不清楚。

  遠隔千里,逝者與我們素昧平生,也許有人認為知道他們的名字並不重要,即使公佈名單也無法減輕家屬的悲傷,但是,一一念出這些逝者的姓名,起碼可以讓他們不再是蜷縮在遇難者名單上冰冷的數字,而是表明這些往生的生靈,曾經在這個世界上存在過,人們對他們的死亡抱有敬畏,對他們的離世充滿哀傷,這于家屬來説,也是一種安慰。

  此外,公佈死者名單,也有助於政府資訊公開,讓公眾對事故的嚴重程度、透明程度有一個清晰的了解。死亡數字可以任意塗改,名單卻是板上釘釘的,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容不得造假、辯解、推諉責任。

  而且,死亡人數也是關係事故大小、嚴重程度的重要一環,唯有將其落實,才能落實責任,防止此類事故的再次發生。從這個角度講,公佈死者名單,也是倒逼地方政府厘清事故責任、加強安全管理的一個重要方式。

  在國外,公佈事故中遇難者名單顯然已成慣例。911恐怖襲擊事故的人數龐雜,美國還是在第一時間公佈了確定的遇難者名單,而且隨著DNA的確定,將名單不斷擴容,並在2011年911恐怖襲擊發生十週年時,由167對遇難者家屬代表讀出了2977名遇難者的名字。于特島慘案發生時,挪威政府也在第一時間公佈了詳細的死亡名單。

  在國內,汶川地震後,我們的國旗已經為遇難者而降,北京“721”暴雨事故發生後,在公眾的呼籲、地方政府的努力下,遇難者名單也得以公佈。《人民日報》甚至發表文章稱,“讓‘公佈遇難者名單’成為‘以人為本’的實踐典範,更成為政府的一種責任與義務。”

  可現實卻是,公佈死者名單往往因地因人而異,由地方主政者的開明程度、輿論壓力大小而定。其實,在每一次事故、重大災難發生時,我們理應形成一種充滿人文色彩、充滿責任意識的制度——勇敢大膽地去公佈死者名單,惟其如此,才能讓死者得到安息、家屬得到慰藉、責任得到厘清、事故得到避免,才不枉死者以死亡的代價換來我們未來的安寧。(台灣網網友 陳小二)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