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早些年傳唱的“小鳥説,早早早,你為什麼背起炸藥包”,到近來作業本上悄然出現的“人生目標:向錢看,向厚賺”等“潮人語錄”,校園童謠正在發生著一種值得關注的變化。(2012年03月23日人民日報)
童謠朗朗上口,是大人們給孩子的一記心靈雞湯,折射了成人世界的夢想,那就是孩子們要有健康的陽光照射孩子們成長。總之,孩子們口中的童謠,是成人社會的夢想。
當成人社會發著了什麼改變,必然會在孩子們的心靈世界投下影射。比如當“寧願坐在寶馬利哭,也不願坐在單車上笑”的拜金主義被普遍認同的時候,給孩子們灌輸這種向錢看的、向厚賺的童謠,也就不顯得突兀了。
一些段子,順口溜,可以成為成人社會發泄壓力,舒緩緊張的調劑品,我們的孩子面對著作業、升學的壓力,面對著老師及家長的苛求,他們也背負著沉重的心理負擔,就像一棵發芽的種子重壓之下不能茁壯成長,他就會在壓力中尋找薄弱之處,破土而出,因此就顯得彎彎扭扭,但是認其強大的生命力誰能抑制?孩子們就創作了“作業最多的人是我,書包最重的人是我,每天起得最早的睡得最晚的,是我是我還是我……”。
曾幾何時,股民面對故事的壓力,有了廣為流傳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滿倉中石油”來自我調侃、無奈;孩子們也有自己的天才,比如“在我心中,老師最兇,晚上補課到九十點鐘;回到家裏,老媽最兇,盯著作業從不放鬆;父母不在,數我最兇,拳打腳踢發泄一通……”這種心理和成人不是一樣的嗎?這種發泄從心理學角度上來説是沒有害處的,但是從我們的價值觀上來説,是灰色的。
再比如,成人有惡搞經典名著“床前明月光,地上鞋兩雙”,成人之間不但可以灰色,還可以黃色,這都是面對著日益緊張的社會節奏,一種無奈的宣泄選擇。手機上、網路上各式各樣的短信,可以説是“色彩紛呈“,遠比孩兒們的世界”多姿多彩“,成人世界無可救藥的會投射給孩子們。
“某女生找老公要求:要帥氣,要有權,要有錢……請回答你會對她説什麼?”當這樣的東西,出現在孩子們的作業本上,你還會莫名驚詫嗎?孩子是可塑性最大的,我們給與什麼樣的營養,他就會想著什麼方向發展,這個道理人人都懂,與其説為了説是迎合孩子好奇心理,不如説是利用孩子這種心理,傷天害理謀取錢財,你把這些灰色童謠,印在作業本上,文具用品上,孩子們耳濡目染,不正是灰色背後“那道金光閃閃向前看的根源嗎?如此,天長日久,莫要怪“孩子們向前看、向厚賺”了,因為你隨便育人,也就莫怪他們隨便起來不是人了!
警鐘是我們自己敲得,危險是我們自己造的,當然後果還是要我們自己承擔,與其今日哀嘆灰色童謠會毀了孩子,莫如檢討自己在灰色中沉淪了多深、多久!(台灣網網友:肖勇)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