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家國際環保機構公佈抽樣調查結果,國內市場上大量存在的塑膠玩具,含有危害兒童健康的鄰苯二甲酸酯。有業內人士爆料,國內企業生産兒童玩具有兩套標準,出口的標準很高使用無毒無害的漆和原料,而國內使用的是有很多隱憂的低成本染料和原料,玩具生産內外有別“毒玩具”只傷害中國孩子?!(5月27日南方日報)
出口創匯,為國爭光時代,我們把最好的東西以極其低廉的價格賣給外國人,賺取美元支援國家建設,過往的故事曾使“中國製造”引為自豪。那個時候,中國人唯一能親自體驗一下出口商品的機會就是“出品轉內銷”,穿著轉內銷的時髦服裝走在大街上,會感到無比的榮光。然而,時到今日,我們早已不缺外匯,美元儲備都借給美國人長利息了,為何還要將“毒玩具”留給咱們自己的孩子玩?難道這是中國人的高風亮節,“國際主義精神”的發揚光大?
原因不在於咱們的“忘我精神”,而在“橘生淮南”倒逼之下的雙重標準。 國內玩具企業生産的出口産品生産標準很高,使用無毒無害的原料;而在國內銷售的産品生産標準低,使用低成本有隱患的染料和原料。因為在歐美等國家與地區,鄰苯二甲酸酯在兒童産品中已被禁止使用;我國對於玩具中鄰苯二甲酸酯的含量要求並無相關規定。歐盟對玩具中特定重金屬的限制有19種;我國玩具國家標準只對8種重金屬有限量規定。這挺讓業界感到“委屈”,這8種包括鉛、鎘、汞等在內的重金屬有限量標準原來與歐盟的規定是一樣的,可歐盟又出臺了一個史上最嚴格的《歐盟玩具安全新指令》,這樣一來,我們的“水”沒漲,人家的“船”又高過了一大截。
標準滯後導致的結果必然是要人家的市場,就必須按人家的規矩辦;對重金屬玩具,人家有越來越嚴的標準,所以就重點檢測,而國內還是老標準,所以普遍不檢。我們常説要與國際接軌,包括食品、玩具等事關民生的品質標準為什麼遲遲接不上軌?無標準,即無監管;低標準,就低監管,監管缺失,自然問題多多。要修改舊標準,建立新標準,監管就得緊緊跟上。否則,出了問題,監管部門吃不了兜著走。某種程度上説,“毒玩具”只傷害中國孩子折射出監管部門的一種懶政:不是咱們命太賤,而是咱們懶得動。兒童玩具的安全性標準不能再跟在人家屁股後面追,不能讓咱們的孩子再以身試“毒”了,期待著相關職能部門立馬行動起來。從小處説,關愛生命,從孩子開始;從大處説,所有孩子都是地球村的未來,傷不起啊!(台灣網網友:梁江濤)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