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平頂山市委組織部在考察研究幹部時,有兩位鄉鎮黨委書記沒有通過,直接原因是群眾“幸福指數”較低。把“幸福指數”作為幹部考核的主要依據,平頂山在全國是較早的一個。(11月20日《河南商報》)
把群眾的“幸福指數”作為幹部考核的依據,聽來新鮮,讀後感慨。
長期以來,我們已經習慣了用百分比來衡量一個幹部施政的水準,GDP翻了幾番,招商引資的效果,主抓了哪些項目等等,但卻忽視了這其中最含金量最高的部分——百姓的滿意。
什麼是百姓的滿意?樓越蓋越高,廠越建越多,榮譽稱號一個接一個,表面看一派欣欣向榮,熱火朝天。這些代表不了百姓的滿意,樓高買不起,廠多工資沒漲,榮譽稱號更是糊在墻上的紙,官員的政績上去了,百姓的“幸福指數”下來了。
讓百姓能買得起房,看得起病,上得起學,為官一任,能做到這些,就是最大的政績!百姓的“幸福指數”才會高漲。做不到這些,調子拔得再高,唱得再好,都是在瞎咧咧!
再回過頭看這“平頂山模式”:在全省率先建立全民醫保、農村低保和臨時救助制度;率先開展創建充分就業社區、街道、縣(區)活動;率先實行了工傷保險市級統籌等。從這些惠民政策看,平頂山市把群眾的“幸福指數”與幹部考核掛鉤不是一個噱頭,因為從中可以看到民生。
眼下有些領導幹部正是冷落了民生,陷入了“唯數字”的誤區。為了增加稅收,不惜引進高污染企業;為了加快所謂的城市化進程,暴力拆人房,野蠻掘人墳;為了往自己臉上“擦粉”,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建起一大堆華而不實的形象工程。政績出來了,領導拍拍屁股高升了,留給百姓的卻是變臭的水,變禿的山,一堆廢銅爛鐵。這些都是官員更進一步的助推劑,而非令百姓活得更好一些的滋潤膏。
官員頭腦發熱,急功近利與幹部考核制度的偏差不無關係。長期以來,經濟數字增長快慢一直是衡量一個幹部能力大小、水準高低的重要依據,不改變用人“唯數字”的現狀,百姓的滿意只能是挂在嘴邊的口號。
從這個層面上看,平頂山市把群眾的“幸福指數”作為官員考核的依據,具有積極的意義。就是要讓某些官員明白,百姓的幸福與自己的仕途並無矛盾,為官一任,不能僅僅看得了多少獎盃,建了多少紀念碑,更要看贏得了百姓多少口碑。(台灣網網友:于靜)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