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鋒刃》劇評:黃渤的鬍子和陳寶國的黑臉

時間:2015-01-28 10:22   來源:新京報

  新年伊始,看跨年大戲《鋒刃》和《老農民》,非常失望。兩部大戲曾經比賽著造勢宣傳,如今卻比賽著水準下滑。

  《鋒刃》延續著民國戲中國共交織對付日本侵略者的舊戲路。但是,對比以前的《潛伏》《借槍》《懸崖》,顯然不是一個檔次。原因在於《鋒刃》的編導對歷史的編造過於隨心所欲。故事發生在盧溝橋事變日本侵略者霸佔下的天津,除了夜市小攤上的一碗雜碎湯,卻看不出一點兒有關天津民俗、地理的影子,更看不出戰爭中被侵略者鐵蹄蹂躪下的天津真實狀況。

  無視殘酷的天津戰役,和百姓的民不聊生,只剩下了喜樂門的歌舞昇平,即使是電話維修工孤兒子生的日子,過得也堪稱小康,而沈西林更可以和日本頭目稱兄道弟,漢奸還可以和並未成立的汪偽政權彙報工作。天津,只是電視中一個虛擬的符號;歷史,只是一個手到擒來的小鳥。但是這只小鳥沒有真正飛翔到更寬闊的天空。因為它不具有生命力。表面上看,沈西林花見花開,遇水水流,無所不能,英雄如入無人之地,卻因沒有真正的殘酷歷史作為依託,顯得肆意編造的痕跡過濃,裝腔作勢的表演痕跡也過濃。

  《老農民》同樣也如坐滑梯一般。這部編年史的大氣度長劇和《大工匠》的演繹方法類似,依然是同代中兩個人在時代跌宕、歷史變遷中的命運變化,依此勾勒新中國的工業和農業史。但是,《老農民》卻沒有了《大工匠》鮮活的生活與生命氣息,同時,也缺少了《大工匠》跳出工廠而進入北京與外面大千世界的聯繫和相互的作用力,推進戲劇性和人物命運的發展。《老農民》過於局限麥香村一地,企圖一口井深挖出水來。過分強調了牛大膽和土地較勁,和上頭較勁,和燈兒六十年的愛情故事較勁。可是,六十年的生死戀的皮兒,包裹不住六十年曆史這個龐雜多味的餡兒,無法端出一盤過年的水餃。

  從人物關係的設置和故事演繹的法則來看,與《鋒刃》對歷史肆意編纂的歷史觀不同,《老農民》堅定依託歷史,只是,所依託的是概念化的歷史,是書本和報紙上的歷史。如果説,《鋒刃》對歷史的想像過於無邊,過於隨心所欲;那麼,《老農民》對於歷史的想像則過於拘謹,過於概念化和表面化。

  想起《鋒刃》中黃渤扮演的主角沈西林嘴上的鬍子,是為了角色特意設計的造型。也想起了《老農民》中陳寶國扮演的主角牛大膽滿臉塗抹的油彩,同樣也是為了角色特意塗抹的土地一般的顏色。但怎麼看都覺得有些彆扭,無論嘴上的鬍子,還是臉上的顏色,畢竟都是人為添加上的。當然,任何故事都是人為編造出來的,只是,再如何編造,都需要有真實的生活作為依託,作為歷史劇,更需要有堅實的歷史和對歷史獨到的洞見作為依託。缺少了這樣的依託,無論隨心所欲,還是概念化演繹,都會讓電視劇相形見絀,也會讓好演員陷入尷尬的境地。(肖復興 作家)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