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關係,是愛情啊》:這樣説精神疾病真的很有關係

時間:2014-08-28 08:17   來源:新京報

  這類偶像劇定位的觀眾一般是處於青春期或保留有青春期心理的人,不能完全接納自己,小如嫌自己臉大了、胸小了,大如嫌棄自己是“包子”或脾氣不好沒人要。

  邊看韓劇《沒關係,是愛情啊》,邊感謝學術研究培養出了客觀立場。再難看、再反專業知識的文藝作品,我都能看出其中閃著微光的小點,再想辦法唱支頌歌。

  電視劇剛開始,變性人挨家裏二十幾口人打,身為精神科醫生的女主角英明果斷下令轉到精神病房。為啥?正常人面對危險,第一反應可能是凝固(站住動不了了),第二反應要麼是轉身逃跑,要麼是面對、戰鬥。二十幾個人衝過來打,病人是變性成姑娘,不是變成了李小龍,應該發足狂奔,跑到辮子飛起。反常即為妖,不,是精神病!女主威武,判斷正確。

  接下來女主繼續威武,與男主角作家先生一起驅車追趕因停藥犯病的精神病人。服用抗精神類藥物確實會導致陽痿,有可能是藥物抑制了大腦的性中樞或是影響到了勃起神經系統,一般停藥就好了。為了這個擅自停藥而犯病,在精神科不算是新鮮事了。編劇威武。

  然後,讚歌唱不下去了。韓劇偶像劇有個偉大而光榮的傳統,女人負責可愛,她再聰明也要由男人負責引導人生。於是男主指引了女主的專業前進方向,告訴女主怎麼去接納在精神科住院的16歲男孩,他專畫別人的生殖器官。我膝蓋一軟,險些跪下來。接納這門功夫幾乎是成為精神科大夫的第一基礎技術,主治醫生用得著大作家來指點?

  這類偶像劇定位的觀眾一般是處於青春期或保留有青春期心理的人,不能完全接納自己,小如嫌自己臉大了、胸小了,大如嫌棄自己是“包子”或脾氣不好沒人要。

  男主人公張載烈有個適於幻想的文青職業:作家,並且是成功作家,在外行的想像中有大把的自由時間可以用來談情説愛,又有大筆的金錢提供浪漫的物質基礎。此人高大帥氣,偏偏鍾情于性格暴烈的精神科女大夫,承受她隨時的大耳光打來。在接受她的壞脾氣、心理障礙之餘,甚至有能力指引她的專業,幫她治好心理障礙。差不多是青春期荷爾蒙分泌旺盛以後,“理想化父母”+“理想性衝動對象”的形象。

  與此相呼應,女主人公扮演了母親的角色,安撫大作家童年時滿是創傷的心,成年後傷痕纍纍的身體。青春期心理的人對於愛情的想像僅止於此,去當對方的代理父母,像小貓咪一樣互相舔傷,在彼此的情結裏糾纏,而不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他們沒長大成橡樹。

  偶像劇嘛,看看男女主角的臉蛋好了,不能動太多腦筋。不過有兩個專業問題需要最後再調動一下知識庫:一、WHO根據各國和調查資料推算世界人口中的5%~8%有神經症或人格障礙,不是劇中女主所説“80%的人是神經症”。二、有精神類疾病請即刻就醫,由專業人員診治,不要幻想白馬王子駕到,用愛治好自己的精神病。真愛具有療愈作用,但是真愛不是萬靈丹,不能包醫百病。(翠紅 專欄作家)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