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評也是對什麼人説什麼話

時間:2014-07-24 09:06   來源:京華時報

  7月22日,上海音樂學院教授田藝苗在其微博中寫道:“音樂不可分析成音程、和聲、曲式、頻率,就像人不可拆分為骨骼、血肉、神經一樣。”此言一齣,即觸動了學院派的神經,有人反駁:“音樂之所以感人,正因為有其本身的節奏、音程、線條、和聲、音色、結構、基因、動機、詞彙、樂句、語調、語氣、段落構造的內部組織……”

  這麼一個看似專業的話題為何引起我的關注,實際上涉及到許多音樂會的聽眾,大眾普遍不能分析音樂作品,究竟他們的感受算不算作一種評論?田教授顯然是在鼓勵更多人親近音樂,頂多有些討好之嫌,而批評者則是一副誨人不倦的老師面孔,認真十足。首先,雙方的觀點並無任何矛盾。記得看“好歌曲”和“好聲音”時,常常會有零星專業的點評、探討,也會有激動感性的陳詞,縱使觀眾不明覺厲,但並不因此感到任何説教,反而更加引人入勝。所以任何人對音樂發感慨,通俗易懂與一絲不茍完全可以並存。

  其次,兩種觀點在社交媒體上“對立”起來,主要還是因為僅僅看到了一方的觀點,而忽略了其觀點的背景。田教授的微博附有兩張現場講座的照片,傳遞了這樣一個資訊,她是在對一群人談論什麼。聽眾如果是專業院校的師生或者同行,她這番話話可能引起眾怒。根據近年來田藝苗在國內多個城市舉辦音樂講座和交流活動的經歷,我猜測聽眾更可能是普通大眾。對於一般人,特別是初次接觸古典音樂的人,需要了解的是音樂帶給人的感性認識和主觀感受,而非作品的分析和專業術語,這叫對什麼人説什麼話。

  第三,樂評和其他評論一樣,只要有論點有論據即可成立,讚或彈是另外一個問題。對於專業人士,若有敏銳的聽力、手頭的樂譜,論據可能很紮實。但這不妨礙一般聽眾比較簡單的評判以及感性的證明。

  古往今來,雖然一些音樂作品的誕生是為了技術練習或是理論實踐,但絕大部分的音樂是用來給人聽的,不管它是流行音樂、古典音樂還是搖滾音樂。當然,我想沒人忽視音樂作品分析和理論的重要性。我曾在一位專業人士的指導下,前後翻看海頓幾首弦樂四重奏的樂譜,讀譜確實不亞於欣賞一位作家筆下的文字。音樂是一門充滿技術的藝術,對需要藝術的人講藝術,對需要技術的人講技術,讓兩者都暢所欲言,對這個市場有益無害。(郭瑞)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