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華大學招生辦官方微博貼出一名女同學從入校到畢業的兩張對比圖,驚人的變化讓網友發出“上清華變白富美”的感慨,不少網友認為這樣的招生宣傳很有吸引力,但有人認為是招生廣告、出賣色相。清華招生辦官微回應稱話題被熱議超出本意。(北京青年報6月17日)
校花校草氾濫的今天,“上清華變白富美”實在算不上什麼太大的事情。無論是感恩清華也好,招生廣告也罷,見解不同可終究逃不過“眼球經濟”的現實。
“上清華變白富美”這其實是很實際的一句話,因為以目前清華大學的名氣和生源品質而言,上清華的確是有更多的機會成為“白富美”的,然而這種“白富美”並非形象上的改變,更多的是知識的歷練和能力的提升。客觀而言,以照片的對比來表達“上清華變白富美”其實有些幼稚,因為誰都知道,“白富美”並非只是形象上的變化,更多的是財富與地位相關。
“上清華變白富美”之所以會引發熱議,一方面是因為這種表達將上大學的目的簡單化或者説實用化了。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公眾的酸葡萄心理。因為在現實語境下,並非所有的人都能考上清華。如果從實用主義的角度來説,“上清華變白富美”符合多數人的心理預期。在大學已經不是精英教育的今天,很多人上大學就是為了找一個好的工作,為了養家糊口,為了追求財富。但如果從整個國家的角度,從社會的角度來説,“上清華變白富美”這種觀點就顯得功利性太強了一些,是一種錯誤的輿論導向。尤其是當“上清華變白富美”被轉發到清華大學的官方微博,這就難免讓人以為是清華大學校方所傳達的一種價值理念。
我們為什麼要上大學?不同的人對這個問題會有不同的答案。“上清華變白富美”當然也可以是其中的一個答案。但對於大學而言,培養學生卻並不能只是培養“白富美”,因為大學教育並不是造富的工廠,而是培養人才的搖籃。由“上清華變白富美”,我們很容易想到那張“一個人的畢業照”,那名叫薛逸凡的女生所就讀的是北大的古生物專業,只有自己一名畢業生。很顯然,她並不會成為我們所説的“白富美”。
“上清華變白富美”,這樣的口號很能迷惑人,但卻不該成為一所大學的招生廣告。因為對於清華來説,它可以教會學生更多的東西,更何況,即使上了清華也未必會變成“白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