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也能唱好“生意經”

時間:2014-05-05 09:40   來源:工人日報

  曾引起“舌尖狂潮”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再度走進觀眾視野,如今《舌尖2》雖採用周播方式,仍掀起一股熱效應,第一集出現的西藏野生蜂蜜已買不到,貴州魚醬一天內賣出近千件。從第一集播出時,觀眾就已嗅到《舌尖2》“生意”的味道,不僅有商家冠名——一部《舌尖2》賣出兩個冠名權,一個賣了4300萬元,另一個賣了4500萬元,加起來近9000萬元,還有插播廣告。讓觀眾驚呼:《舌尖2》藏著一本生意經。

  “一個國家沒有紀錄片,就像一個家庭沒有相冊”,智利紀錄片導演顧茲曼的這句名言,道出了紀錄片的價值與意義:刻畫時代影像,保存群體記憶。有網友認為,紀錄片不是商業電影,它是以真實生活為創作素材,以真人真事為表現對象,以展現真實為本質,所以在拍攝紀錄片時,不能大“唱”生意經。然而在筆者看來,紀錄片拍攝與傳播,也應該進行市場化探索,也可以“唱”好生意經。

  據近期發佈的《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13年中國紀錄片生産達到1.1萬小時。然而,其中稱得上紀錄片産品的只有1200小時。這就意味著,有將近90%的片子無法從作品轉化成商品。

  我國紀錄片之所以形成數量高、品質低的尷尬現狀,除內容存在很多限制、創意不新不足外,還有一個“致命傷”:運作機制死板,生産創作資金匱乏。紀錄片生産本來就週期長、投入高、風險大,何況我們的紀錄片幾乎是由電視臺獨立投資製作,獨立行銷,呈封閉式迴圈,往往會成為一筆虧本的買賣。資金不足之下,製作紀錄片只有粗製濫造,進行簡單的素材堆積了。低端製作的結果,必然是低效傳播。

  運作機制死板,恰恰緣于我們的紀錄片生産者缺乏市場意識和商業頭腦。用一位業內人士的話來説,當拍攝紀錄片缺錢時,我們情真意切地呼喚市場、呼喚商機,一旦真正的市場或商機到來時,又渾然不覺,因為我們已經習慣於自給自足的手工作坊式的生産模式。事實上,電視臺自給自足、手工作坊式的生産,不可能支撐起一個繁榮的紀錄片行業,必須進行市場化探索。而《舌尖2》的播出有商家冠名,有軟廣告植入,還採用周播方便冠名企業宣傳,便是一種市場化探索,可降低製作成本,追求精良製作。在市場化探索上,《舌尖2》無疑具有示範效應。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