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不讀《三體》之憂:科幻是穿越塵世骯髒的良方

時間:2013-09-16 11:25   來源:中國青年報

  如果一個初中生沒看過《三體》,他就錯過了學習物理化學生物文學的捷徑。

  如果一個高中生沒看過《三體》,他就錯過了接觸中國當代人想像力最高境界的機會。

  如果一個大學生沒看過《三體》,他就錯過了批判思維、發散思維、科學思維的最好激發點。

  硬科幻小説《三體》發行量只有40萬,沒有成為暢銷書是中國人的遺憾。

  小説中一個小角色道出了作者劉慈欣的心裏話:“大多數人,到死都沒向塵世外瞥一眼。”

  看看我們的塵世是什麼樣子?審判李天一、對薛蠻子犯罪細節的披露,對王立軍薄谷開來私情的報道。有誰想過,我們正給我們的孩子呈現怎樣的世界?別墅、強姦、通姦,對權力與金錢的嚮往,一系列的新聞暴力讓成年人都目瞪口呆,遑論孩童。

  曾有人説,美國的電影人都是向未來穿越,中國的影視作品都是向古代穿越。被孩子們熱衷的穿越文學、穿越電視劇,內容總脫不出宮闈逸事、權力傾軋,豪門恩怨,十四五歲花季少女對愛的純情想像,都一定要撞入權力爭鋒的王爺們的廝殺大網。

  難道,我們的孩子只需要這一種口味,一種調子的作品?難道,讓他們緊盯住腳下的泥地,無暇向遠處、向天外的燦爛星海投注目光,不是中國教育者的失敗?難道,割裂開科學時空的知識與美感,不是對中國孩子智商的一種侮辱?

  中國人的科學素養一直在世界上排名靠後,那些叫得讓人耳朵起繭子的口號“呼喚創新人才”“培養發散思維”“錢學森之問”“對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匱乏”,並未讓我們真正知恥而近乎勇,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殘酷的、與天價輔導緊密捆綁的數理化考試、奧數培訓、天才選拔。天才們,在天才的培訓與考試中喪失了想像的能力。

  科幻世界的門從未關閉,而孩子們卻站在遠處。他們有機會將眼光放遠,打開心胸,有機會感受雄渾的天外,充滿變數的未來。他們可以隨科幻作家的筆,激起對物理、化學、生物課的興致與對未知世界的嚮往,也可順腳把庸俗醜陋的錢與權統治一切的價值觀踢到腦後。

  在劉慈欣的小説裏,你可以進入四維時空,他極盡想像地描繪了那裏的神秘與魔幻,告訴我們物體可以展開到11維。而我們,雖然生活在三維世界,卻人為地把孩子推進二維的生活,學校+輔導班。在這兩個維度裏,標準只有一個,要考的內容掌握了多少。如果家長不希望孩子死讀書,也沒有其他維度的想像,只有一個字:逃!去美國去歐洲去新加坡去香港。可是,你能投入其他教育的懷抱,怎麼也逃不出地球這個搖籃!

  在這種現狀之下,我們是抱怨還是實實在在地改變,是逃跑還是留下來從我做起從自己的孩子做起?

  在我看來,讀優秀的科幻小説是劑良方。孩子要讀,成人也要讀。但有不少朋友跟我説,孩子不能分心,我忙得跟驢似的,哪有時間?

  想起沃頓商學院的大一第一課。比較黑人白人黃種人的優劣。最後教授説,白種人在身體機能上不如黑種人,在智力上不如黃種人,我們能創造現代文明,得益於白種人身上的冒險精神。所以,進入沃頓的人要鍛鍊自己的冒險精神。

  我們反思過自己身上的劣勢嗎?我們缺少的冒險精神,被繁忙的走關係、飯局中觥籌交錯覆蓋了,哪有時間去冒險挑戰身體上與智力上的極限呢?

  但起碼,讀科幻小説是精神上的冒險,在浩淼的宇宙裏,在微觀的原子、質子之間,就像坐著極速飛行器,種種出乎意料的景象在眼前展開,幻化出無數可能。那些幾乎忘記的中學課本裏的原理,模模糊糊地跳出來與你同行,瞬間變得鮮活可人,讓你忽然想窮經皓首,把一切過去不感興趣的理論弄個明白。

  劉慈欣的科幻小説更重要的是給了我們更稀缺的一種東西:信念。在讀過之後,你的大腦深處,無形中被打上了思想鋼印。要去探索未知世界、要去無邊的宇宙弄個究竟。科學的新一輪爆炸,等待讀者、年輕人破除一切阻力去創造。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