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作家崽崽獲得海南主辦的百萬元文學大獎,據説這是文學獎金的新高,由此也引起鉅額獎金與地方文學發展之間關係的思考。
人們已經早就不關注文學尤其是純文學是否被邊緣化的問題,不同的文學生態(體制內作家、商業寫作或網路文學等)找到了各自的生存空間和邏輯。近些年,攪動平靜的純文學界“渾水”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評獎風波,如這兩年文學界的最高獎“魯迅文學獎”和“茅盾文學獎”等,對於獲獎作品或評價程式多有非議。剛剛出爐的“海南奧林匹克花園長篇小説大獎賽”則因“百萬大獎”而引起關注,因為據稱這是目前國內獎金最高的文學獎,獲獎者是海南本地的知名作家崽崽。
這種由本省作家協會主辦、企業家贊助並冠名的評獎模式本身並不新鮮,可以説是體制與市場完美結合的又一成功案例。值得關注的或許不是海南本省作家的獲獎以及獲獎者曾經擔任過海南作協副主席,而是海南省領導出席頒獎典禮以及包括莫言、張煒、方方、謝有順等在內的“豪華”評委團隊。
省領導的“出席”也許是偶然事件,但如此重視已經喪失“轟動效應”的文學仍然是不多見的,這似乎聯繫著近些年來國家對於文化産業的推動以及海南國際旅遊島的發展定位。而贊助這次盛會的企業正是海南旅遊經濟的支柱産業房地産公司和旅遊發展公司。與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地方政府多采用“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方式招商引資不同,現在是“經濟塔臺,文化唱戲”,或者説文化本身可以被産業化,尤其是圍繞著旅遊經濟而出現的文化産業熱。
在這個意義上,日漸沉寂的“純文學”擁有轉化為“眼球經濟”的實力。恰如近些年諸多地方政府採用辦音樂節(尤其是搖滾音樂節)、電影節(或獨立電影節)、實景演出或者拍電影(如《唐山大地震》)等文化生産的方式,來提升旅遊産業或非實體産業在地方經濟中的比重,這與90年代以來採取出口加工廠的製造業等實體經濟的發展模式有著本質的不同。“文學”總算又趕上了一個好時候,起碼不再是“姥姥(政府)不疼,舅舅(市場)不愛”。
在這出“文化唱戲”的舞臺上,還有一群人們耳熟能詳的評委,如作家莫言、張煒、方方等,他們似乎比獲獎者崽崽擁有更大的媒體“吸引力”。這些在上世紀80年代出道、成名的作家,大多已經成為當今省市或中央作協的主要領導,問題不在於他們的文學成就與當下文學體制之間的同構關係,而在於這些80年代以青年、先鋒登上文學舞臺的“弄潮兒”,已經活躍在文學創作第一線近30年,以至於2011年每四年評一次的茅盾文學獎還要授予這些並不老的“老作家”。
相比80年代文學領域人才輩出、各領風騷,90年代以來文學的困窘在於,似乎再也沒有一個文學群體能夠登上歷史舞臺(已40年左右的70後作家還鮮有被文學體制認可),以至於這次沒能獲得最高獎的馬原等80年代的先鋒作家們依然要“老驥伏櫪”,這恐怕是期待文學生産能夠良性發展的人們不得不思考的問題。(張慧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