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題材單一、形式雷同等弊端畢現
不過,也有不少網友質疑,稱即便趙本山今年參加春晚,小品節目能否精彩也是未知數,因為前年的《捐助》和去年的《同桌的你》,已經充分證實趙本山基本告別了小品創作的黃金年代,“笑料”似乎越來越少,“可笑度”也越來越低,觀眾記憶中的趙本山、宋丹丹扮演的黑土、白雲創造的“爆笑”場景已經難以再現,小品題材單一、形式雷同、內容低俗等弊端也不斷呈現,師徒搭檔的模式,更是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小品舞臺新鮮血液的輸送,加速了觀眾的審美疲勞。
“你太有才了”,“穿開工甲就不認識你了?”,“這個可以有”、“這個真沒有”……幾乎在每屆央視春晚過後,一些小品裏的臺詞都會成為很多年輕人挂在嘴邊的“流行語”,而今年的春晚小品非但沒有引領潮流,反而作品裏的不少包袱都給人似曾相識之感,像蔡明的《天網恢恢》中的“拿掃帚的不一定是清潔工,也可能是哈利 波特”,這種句式對網友而言早已沒有了新鮮感。
而郭冬臨春晚小品的“抄襲門”事件,更是讓小品創新乏力的尷尬一覽無遺。除夕夜,郭冬臨與魏積安合作演出小品《打工面試》,講述了一個踏實肯幹的年輕小夥參加一個超市的面試,卻被店長誤認為是小偷,從而引發了一系列搞笑的對話。他們的表演剛結束,就有網友在微博中發帖稱,《打工面試》涉嫌抄襲日本搞笑組合UNJASH的小品《超市面試》。
涉嫌抄襲也好,不謀而合也罷,劇本不給力,一直困擾著小品的創作,而且從根本上決定了小品的逐漸衰落和邊緣化。但“小品有沒有市場”,最終還得取決於是否得到受眾的青睞。
小品並非沒有市場,而是普遍缺乏創新
據鳳凰網調查顯示,53.7%的網友反對哈文小品沒有市場的觀點,認為小品最受期待。2012年最受期待的節目中,更有62.9%的網民將信任票投給了小品。如此看來,小品並非沒有市場,而是小品普遍缺乏創新,跟不上時代的步伐,進而走進了一條“死衚同”,需要另謀出路。
有網友表示,小品不是沒有市場,只是創作者越來越少了,深層的東西越來越缺乏,很多引人發笑的東西也越發登不上臺面。另一方面,人們對小品的要求提高了,而小品的創作團隊卻沒有跟上人們的需求變化,沒有很好地結合當前的熱點。
把日子過成段子的微時代,網路笑料可以説無處不在,直接導致觀眾特別是年輕觀眾笑點普遍提高。在哈文看來,現在網路這麼發達,段子、笑話又這麼多,大家已經不靠春晚這一個平臺獲取這類東西,現實生活中有很多荒謬的事情也很可笑,所有觀眾的期待值和作品的水準,包括最後的呈現效果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落差。
這也是讓很多小品創作者深感頭疼的地方。黃宏也曾坦言小品創作遭遇瓶頸,“現在媒體傳播手段太發達,有的觀眾都超過創作者的智慧,作品表現一般,他們一定不滿足。這種情況下,要想再靠出洋相博笑聲,就太愚蠢了。”黃宏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