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濟形態演進看發展文化産業

時間:2011-11-16 10:08   來源:文匯報

  《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加快發展文化産業,推動文化産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産業。這是一個基於經濟形態演進和産業發展規律作出的科學判斷。

  人類社會走過産品的時代、服務的時代,開始步入文化的時代

  迄今為止,人類社會經歷了從農業經濟到工業經濟、再到服務經濟的經濟形態演進。上世紀50年代初,以服務業就業人數佔全部就業人數超過50%為標誌,美國等工業化國家漸次進入服務經濟社會。美國經濟學家富克斯、社會學家丹尼爾貝爾先後提出了“服務經濟”和“後工業化社會”的概念。隨著服務經濟的快速發展,到上世紀90年代,發達國家又出現了“體驗經濟”、“創意産業”等新的發展動向,預示著“後服務業化社會”的來臨——人類社會走過産品的時代、服務的時代,開始步入文化的時代。這是人的物質性需求(包括産品和服務兩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滿足後,精神性需求上升到重要位置的必然結果。能夠滿足精神性需求的要素和産業,正是文化要素和文化産業。

  資訊技術革命引領的、以産業融合和服務化為主要特徵的産業新發展,正在重構産業體系,進而形成所謂的現代産業體系。現代産業體系不同於以往産業體系的一個方面,是文化産業成為其重要組成部分。一如産業的邊界在模糊、內容在相互融合,文化和經濟也在融合,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方式融合著。這種融合是文化日益成為生産要素使然,是産業發展演進使然。

  隨著服務業在現代産業中的作用不斷提升,並由附屬型産業轉變為依賴型産業,再轉變為知識和智力密集型主導産業,經濟增長已經並將繼續呈現兩個相關的典型特徵:一是製造業服務化和服務業流程化導致的經濟活動報酬遞增,是以人力資本的密集投入為前提的,進而會提高長期經濟增長率;二是知識和智力密集型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不斷提高,具體體現為經濟産出的“無重化”,即“經濟價值正在不斷非物質化”。這些,在相當程度上是通過文化産業的發展增長而實現的。因此,我們在把握服務業變化趨勢的基礎上,重視文化要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文化産業在現代産業體系中的地位,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推動文化産業發展,是中國經濟轉型發展的內在要求

  推動文化産業發展,已經是中國經濟轉型發展的內在要求。從發達國家産業演化和升級的趨勢看,文化産業中的創意産業(從“供給”的視角看)和體驗産業(從“需求”的視角看),將是“後服務業化社會”的主導産業。文化産業作為新興産業,其規模迅速擴大,在中國經濟中逐步成為支柱性部門,將産生擴散和分工效應,以及增長效應。

  首先,文化産業的範圍廣泛,具有強大的擴散和分工效應。按照我國的分類,文化産業包括核心層、相關層和週邊層,有數十個子産業;從産業鏈看,它具有很強的擴散效應。例如,一個創意的題材,可以形成電影、電視劇、動漫、舞臺劇、紙質出版物、音樂等大量衍生産品,並且可以與廣告、設計等聯繫起來開發。文化産業還會帶動相關設備製造、設計、研發等後向部門發展,也會為前向推廣、智慧財産權交易等提供條件。

  其次,文化産業的最大特殊性在於,它主要提供精神産品,除了給産品或服務購買者提供娛樂、休閒等直接經濟效用外,還具有不同程度的教育效用,從而具有附帶的人力資本投資功能。通常的人力資本投資是教育和培訓,需要相應的投入成本,但文化産業的這種人力資本投資純粹是一種溢出效應,相當於無成本的投資。因此,文化産業具有顯著的增長效應。

  再次,文化産業中除了創意部分,還有一個重要部分,就是以人文資源為基礎的旅遊和相關産業開發,這類産業的主要投入是歷史形成的人文形象和符號,其邊際成本為零,環境成本也為零,它的擴展和整合對經濟增長的效應無疑也是很大的。

  從上述幾點可見,文化産業是在經濟增長和發展中具有重要推動作用的一個産業,而且隨著時間推移,重要性將與日俱增。為此,我們理應加快推動其發展,並推動其與其他産業融合,同時為之創造有利的市場環境和體制政策。還需要指出的是,文化創意和科技研發一樣,會産生難以預計的沉沒成本,這裡,市場主體和市場機制的作用往往是決定性的,因此使之産業化、市場化的要求自不待言。

  要關注公益性文化事業和經營性文化産業之間的“中間地帶”

  在強調文化産業是國民經濟支柱性産業的同時,《決定》要求“大力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公益性文化事業和經營性文化産業有著不同的性質,承擔著不同的任務,但共同推動著文化的大繁榮大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是非營利性的,要通過政府主導,依靠財政投入,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網路,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滿足人民群眾基本文化需求。這是政府的責任,不存在“産業化”、“市場化”的問題。

  然而,在公益性文化事業和經營性文化産業之間,存在著一個“中間地帶”,就像與公共領域、私人領域並存著的“第三領域”一樣。“非營利性”包括“純公益性”和“狹義的非營利性”,二者之間的區別在於,純公益性部門,如純公益性的文化、教育和衛生部門,是公共資源全額投入(相當於轉移支付),其産出完全沒有價格,以取得社會效益為己任;狹義的非營利性部門,則部分投入來自公共資源,部分來自私人資源,或“第三領域”的主體如社會組織,其産出可以收費,但必須以成本為限,此乃非營利性的底線。純公益性部門和狹義的非營利性部門都有可能産生收支相抵後的結余,但這些結余都必須繼續用於後續的、與部門性質相一致的支出,而不能轉移為任何以營利為目的的用途。我們在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的具體實踐中,也要發揮其他社會資源和社會主體的作用,一方面使之産生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增量作用,另一方面,全面調動全社會各方面的積極因素,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作者為上海交通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執行院長)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