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人民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最深厚的力量源泉”。要“為廣大群眾成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者提供廣闊舞臺。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提高社區文化、村鎮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等建設水準,引導群眾在文化建設中自我表現、自我教育、自我服務”。
在新的形勢和新的任務面前,上海社區文化、社區教育有著進一步發展的客觀需求和主觀願望,這是實現上海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元素,也是提升包括外來務工者在內的上海居民文化素質的重要途徑。
在上海,社區文化活動的開展,一向具有全員、全程、全方位的特點,也一向著力於滿足不同人群的多樣化的需求。上海的社區教育,與上海各區縣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教育傳統特點顯著、歷來重視教育功能拓展、歷來關注提升市民生活品質等等優勢,也是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可以説,如今上海的社區教育,正著眼于構建學習型社會、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的新高度,緊密地與市民綜合素質的新提高相伴、與城區文明的新進展相隨。
尤其是近年來,上海各區縣的社區文化、社區教育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姹紫嫣紅的新面貌。此起彼伏、生動有效的群眾性文化教育和體育娛樂活動,吸引和凝聚了數以百萬計的社區居民踴躍參與其中,學在其中,樂在其中。各區縣的社區文化與教育活動創造出了很多生動鮮活的創新經驗和行之有效的好做法。比如虹口區的曲陽等街道,形成了學習型社區創建“三聯五共”(聯合、聯動、聯創、共識、共建、共治、共用、共榮)的工作特色;通過“全公益、百分百”,創建學習服務型社區學校。靜安區拓展社會化教育網路和市民學習平臺,實現社區教育資源共用,全民皆可享受家門口的終身教育。松江區則有政府搭臺,讓居民唱戲;由當地居民自發組織的業餘文藝隊伍已成為社區文體活動的主力軍,不僅大大豐富了當地居民文化生活,其節目也多次被選送參加區、市級文體演出並多次獲獎。等等。
由此看來,上海各區縣的社會文化活動,著實烹調出了一道又一道美不勝收的文化大餐,可以説是各展風采,各有韆鞦。
筆者以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上海的社區文化、社區教育要以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為引領,繼續開拓視野,擴展領域,增強後勁,登上新的高度。要下更多的力氣,吸收並調動起包括高校、企事業單位等在內的更多資源與力量,繼續創新和拓展,全社會一起來參與,一起來努力,將社區文化、社區教育的“蛋糕”不斷地做大,讓社區文化、社區教育活動更加精彩紛呈。
這就需要從政策導向、經費投入、物質提供、環境營造、文化鑄造等多個方面,進一步夯實社區文化、社區教育活動的基礎,創造新的更有利的條件,使社區文化、社區教育不斷躍上新的臺階。比如,繼續搭建好諸如上海市民科學普及周、上海國際民間文化藝術節、全民健身節等等公益性的文化體育活動平臺,讓更多的市民都有機會參與和受益;比如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地在各區縣乃至各街道、鄉鎮社區開展群眾樂於參與、便於參與的文化活動。比如,鼓勵、支援和推動高校、企事業單位等和屬地社區共用彼此的文化、體育等資源,實現互動聯動,共同獲益。
在這方面,其實是有諸多成功的例子的。前不久,位於上海東北部的復旦、同濟等十幾所高校,面向周邊社區,推出了“高校社區教育超市”,可以讓數以百萬計的周邊社區居民獲益。
高校裏,包含多種品類的學習內容與場館設施。筆者建議,不妨在滿足本校師生員工活動需求的前提下,在一定的時段裏向社區居民開放。如此,高校和居民社區之間的“圍墻”就可以逐步地被打破。推行“高校社區教育超市”這個經驗和做法,是可以在全上海的高校中推而廣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