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雞獎”閉幕了,留下的話題並沒有結束。作為由專家組成評委會的中國電影最具權威性電影獎項,每屆都會留下同樣的話題,今年的話題除了開閉幕式賣出天價票,最後“唱”了一齣令觀眾和媒體都意想不到的冷門戲。
有媒體稱,幾乎所有獲獎作品,捧獎盃人,觀眾都不認識,馮小剛、徐帆、秦海璐、蔣雯麗這些熱門奪獎者,紛紛落馬。只有抱著最佳男主角的孫淳,才讓大眾恍悟:原來還是有一個人知道的,而對獲獎影片《秋喜》又感陌生。被譽為內地電影標桿的金雞獎的專業性如何得到一種有效的體現。這是一個值得主管部門深思的。
金雞獎與百花獎一個最根本的區別就是一個由專家評選,一個則是由觀眾投票産生。由於大眾電影的發行量下降,現在的百花獎也改為有101位觀眾代表組成的評委會選出所謂觀眾最喜愛的影片。
1992年,代表專家意見的''金雞獎''和代表觀眾意見的百花獎合二為一,簡稱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以''金雞啼曉象徵百花齊放,電影節年年舉辦。自2005年起,金雞獎與百花獎隔年評選一次。
每屆金雞獎都採用在不同城市舉辦的方式,目的正在於探討怎麼根據不同城市的特點去調度這個城市的資源,讓市民融入電影文化。這個思路當然無可厚非,這也一種辦節思路的轉變和改革。但是,文化搭臺,經濟唱戲,開幕式內場門票最高3880元,看臺票最高價580元,紅地毯門票也高達1880元;閉幕式門票從1288元到5880元不等,甚至超過了北京奧運會。高價門票令當地民眾一片怨言。難免給人留下“圈錢”的印象。電影節是為拉近電影與觀眾的距離,還是將普通觀眾拒之門外呢?
許多提名影片觀眾都沒見過。對此,相關負責人解釋,這是因為大眾對金雞獎缺乏了解而産生的誤解,“金雞獎是專業獎項,入圍影片不需要經過市場檢驗,比如百花獎就是群眾性獎項,它的入圍影片就需要在市場上獲得超過500萬的票房,而金雞獎只要是通過國家有關部門審批的,然後報名參加金雞獎的,經過評委看片後,就有可能入圍。”
既然廣大觀眾對金雞獎缺乏了解,而把一個並不為觀眾知曉的小眾獎的開閉幕式卻放在了能夠容納幾萬人得體育場舉行,違背了金雞獎的專業性的特徵。有媒體把這一現象喻為電影之名的《同一首歌》,甚至還沒人家輕鬆好看。
據悉,下一屆電影節將是“百花獎”,舉辦地在有著文化底蘊的古城紹興。“希望在古城紹興的第21屆金雞百花電影節,能成為中國電影發展過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電影節。”這是中國電影家協會分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康健民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如的一番話。
一個成熟而富於公信力的電影評獎活動,一定有著自己清晰的定位以及各自個性的展現方式。現在,金雞與百花既然已經隔年分開舉辦,就不要再唱“同一首歌”了。金雞獎更應體現電影的專業性和學術性,而不是圖一個虛熱鬧;相反,百花獎倒是可以辦成一個影迷狂歡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