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好漢字,不要“忘本”

時間:2011-07-04 14:14   來源:中國網

  6月30日,貴州省商業高等專科學校150名學生,參加了一場由貴州省文聯組織的貴州省特別考試——硬筆書法考試。據了解,這也是硬筆書法考試首次在全省高校中推行。(據2011年6月30日《貴州都市報》)

  漢字書法是中華文化藝術寶庫中的瑰寶。經歷五千年曆史文化的沉澱,形成了不同的藝術風格和體勢。歐體、顏體、柳體、王體曉喻天下,各領風騷,舉世聞名,以至於今天“漢字熱”在全球日益升溫。熟記漢字、寫好漢字,本應是我國受良好教育的年輕人起碼具備的基本素質,然而事實卻表明,我國年輕一代的書寫能力正在不斷地退化,“書寫危機”之説並非聳人聽聞。

  這是一個無法回避的現實問題:電腦顛覆了中國人傳統的手寫文字習慣。“無紙化辦公”的推廣與普及,使人們的手寫能力日漸退化。現如今年輕人的字寫得比過去難看了,而且用詞越來越不規範,濫用繁體字和異體字的現象也比比皆是。不是文字潦草而難以辨認,就是錯別字連篇,或是用網路語言或符號代替。一些人在鍵盤上打字如飛,但提筆忘字,一臉茫然想不起該怎麼寫,“電腦失寫症”、“書寫遺忘症”正在加速流行。

  字是一個人的臉面。“字如其人,人如其字”、“心正則筆正”,談及漢字書寫,人們都這樣説。字得歪歪扭扭、龍飛鳳舞、潦草難辨,錯別字層出不窮,不僅會很丟人,還會影響個人的前程。2005年3月30日,長春某大學即將畢業的李同學,到長春人才市場去應聘一高科技企業辦公室文員。該公司人力資源部的吳經理對李同學的學識、談吐和舉止很欣賞,比較看好他。但李同學在填表時卻暴露出漢字書寫能力很差的毛病,不是提筆忘字,就是缺點少橫同,讓人很難辨認。在200多個漢字中寫了20多個錯別字,他因此與自己心儀的工作失之交臂(據2005年4月2日《東亞經貿新聞》)。

  辦文出錯,會釀成大事。這樣的事例,屢見不鮮。1930年,蔣、馮、閻大戰時,馮玉祥和閻錫山原商定好兩軍在山西與河南交界處的河南沁陽會師,發起討蔣,可是馮玉祥的一個參謀在制定作戰命令時畫蛇添足,將沁陽的“沁”多寫了一撇,成了泌陽。一字之差,相距百里,誤將部隊調入河南南部,導致聯合討蔣失敗。如不是這一字之差,或許中國的歷史就要重寫了。

  寫好漢字很重要。寫一手好字,不僅關乎個人臉面問題,而且可以修煉個性情操。由於用手寫字是腦思、眼察、足安、臂開、身正、手動的一系列聯動式的運動過程,涉及到坐姿、寫姿、握筆姿勢,需要凝神靜氣,琢磨筆順、間架結構等,本身就是一個審美與創造美的過程,而且漢字書法的字裏行間有情有愛,練習書法可以影響個人的人格,使之成為完美的人。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最重要載體,愛惜與傳承漢字是每一個中國人肩負的歷史使命。北京大學教授季羨林曾強調指出:講中國文化史,不能忘記了中國的茶;學中國文化,就離不開中國書法。由此可見漢字、書法在中國文化發展中舉足輕重的地位。當然,我們特別強調要重視繼承和發揚漢字書寫文化,並不是要求人們都放棄電腦打字,重新回到手寫的年代,更不是要求每一個中國人都能寫出書法家水準那樣的字,但是,至少是橫平豎直、規規矩矩的。

  在這一點上,日韓等國為我們做出了榜樣。在日本,憲法規定,小學和中學書法為必修課,而高中書法為選修課,大學設有書法專業。為了推廣漢字,日本設立了專門的“漢字能力檢定協會”。自2005年起,每年都有幾百萬人接受漢字檢定考試,許多大學和高中將漢字能力當作錄取依據。在韓國,漢字已成為小學的準必修科目,其教育部規定中學生需掌握1800個漢字,許多學校利用課餘時間開設漢字課程教授中國漢字,練習中國書法。外國人如此重視書寫漢字,我們還能再説什麼呢? 在當今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不管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有多大的變化,我們都不能忘記和放棄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尤其是要從娃娃抓起,加強對漢字書寫基本技能的培養與訓練,重視上好“寫字課”,打牢基本功。令人欣慰的是,2008年,海南省教育廳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寫字教學的指導意見》,明確規定,小學每天將安排10分鐘的寫字課,初中每週寫字訓練時間不少於1課時,且隔天安排15分鐘寫字時間。而貴州省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從2010年底把硬筆列為非課程學分,每個星期由書法老師為學校的學生上兩堂課。寫好漢字越來越受到重視,實乃民族之幸事!

  漢字,是中華民族之根和國家之魂,我們沒有理由不重視它。(徐雲鵬)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