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亟需重新出發 陳菊遭綠營冷言冷語(8/5—11)

時間:2013-08-11 23:31   來源:台灣網

  馬英九屢遭在野黨攻擊,如何才能重新出發?臺“立法院”依然議事惡質化,如何才能有利於臺灣?蔡英文再度呼籲馬英九儘速召開“國是會議”,究竟所為何來?陳菊赴大陸參訪,緣何遭到自己黨內同志的冷言冷語?本週,這些都是島內關注與熱議的話題。

  馬英九要怎樣重新出發?

  連日來在島內發生的幾個案件,如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審議、大埔土地徵收案爭議、陸軍下士洪仲丘被淩虐致死案以及臺軍信心危機等,都重創臺當局行政團隊的形象,馬英九更是首當其衝,在野黨也因此借機落井下石,紛紛把矛頭指向他的執政失衡等問題。

  對此,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10日社評指出,在臺灣面臨內外嚴峻挑戰之際,民眾當然會對馬當局的信心産生懷疑、甚至是抵制,這對自信甚高的馬英九來説真是情何以堪,也許此時正是他得以痛定思痛、重新整頓執政腳步再出發的關鍵時刻,真的應該儘快展現出讓人民耳目一新的領導力。

  香港中評社9日表示,臺灣各界對馬英九的批評聲勢非常兇猛,這樣的社會現象很不正常。臺灣的政黨政治格局決定了輿論的複雜性,在野黨對執政黨個人及組織的任何言行都是反對的,而且不講理性;執政黨在引導輿論方面則是能力不足。現在最麻煩的是,如何能夠改變輿論的惡質化,很難拿出行之有效的辦法。  

  臺“立法院”如何才能有利於臺灣?

  臺“立法院”第二次臨時會本週草草落幕,臺灣民眾關注的“核四公投”及“服貿協議”以在野黨霸佔議場、執政黨棄守戰場作收。

  臺灣《聯合報》9日指出,“立法院”已經成為不折不扣的“時事回應院”,這種自甘墮落的景象,已使“國會”從過去“政治發動機”的角色不斷自我邊緣化,從過去“領導民意”退化為被“民意推著走”,甚至到了被民意“鄙視”的地步。

  臺灣《中國時報》11日指出,“立法院”議事惡質化,已到發動“國會改革”的時機,改革的目的至少要能防止弊端、促進政策良性辯論,而這只是“國會”最基本的功能而已。而如果要拯救“國會”形象,實有賴“國會”主事者發動改革,否則只能任由沉淪,最後拖垮臺灣的民主,這是大家都不願見到的悲劇。

  陳菊訪陸遭綠營冷言冷語?

  高雄市長陳菊于9日赴天津、深圳、廈門、福州訪問,並邀請這四個城市與山東日照出席下個月在高雄舉行的“2013亞太城市高峰會”。該事件在兩岸引發熱議,就連前陳水扁辦公室主任陳淞山也在大陸媒體撰文説,陳菊終於能擺脫“熱比婭電影”放映事件的政治效應再次登陸,為兩岸交流和民共交流注入新的政治動能,這是民進黨必須抓住的重大契機。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8日説,陳菊重新以高雄形象、民眾利益為考慮,將使民進黨內認為不需要與大陸交流的頑固人士愈來愈少,這對整體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絕對是正面的。

  針對民進黨內有人對陳菊發出“未獲大陸同意赴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冷言冷語,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9日指出,陳菊的行程安排使陳她成為接觸過大陸最多重要城市的臺灣直管市市長,既顯示了高雄和大陸城市的交流面之擴大,也反映了大陸有關方面的週全考量,雙方互動對兩岸的合作互利無疑是積極正面的。批評者無論對大陸、對兩岸關係的了解都欠深入,甚至蓄意對兩岸城市交流潑冷水。

  蔡英文逼馬意在壓蘇?

  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日前再度呼籲馬英九儘速召開“國是會議”,並提出了“國防”、核四及年金等七項優先討論議題。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11日指出,蔡英文表面上是在逼迫馬英九就範,用體制之外的機制來限縮正式體制的功能,暗地裏則是排擠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奪取綠營對重大議題的主導權,並架空民進黨中央的權威。可以想見,民進黨的“兩個太陽”之爭只會越來越白熱化,蔡英文與蘇貞昌別苗頭的事也會越來越多,如此一來,民進黨中央對國民黨勢必“寧左勿右”,“寧硬勿軟”,臺灣的政局自然也會更加紛擾。

  臺灣漁船遭菲律賓公務船掃射事件落幕?

  5月9日,臺灣漁船被菲律賓機槍掃射1人身亡;8月8日,菲律賓政府派出特使赴臺灣向遇害漁民的家屬正式道歉,並就賠償達成共識。延宕了3個月的臺菲漁業爭議似乎在一夜之間獲得解決。

  香港《大公報》9日指出,菲方已基本做到了臺灣方面提出的四項要求:正式道歉、調查懲兇、進行賠償和漁業談判。而臺當局也遵守承諾,撤銷對菲的11項經濟制裁。以前臺灣漁民也曾遇到類似慘案,但最終都不了了之;這次菲方企圖故伎重演,一直拒絕以官方名義道歉,但事件最後出現了峰迴路轉的進展,個中原因,值得深究。
 
  臺灣《聯合報》11日社論指出,綜觀臺菲事件的發展至今,有兩喜兩憂。喜的是,臺灣的交涉取得了較以往更具體且重大的突破;憂的是,菲律賓內部仍存在一些變數,可能影響最後的結果。對洪家來説,廣大興事件已經結束;但對臺當局來説,後續的司法審判及漁業談判才是今後臺菲關係制度化的關鍵,唯有落實這些,臺當局才能真正成為漁民後盾。  (台灣網 趙靜)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