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明報》:美國大選 陳水扁站在哪方

時間:2004-10-22 15:34   來源:
  美國大選迫在眉睫,臺北高層要不要向某一方傾斜?或如何傾斜?這些想必是陳水扁圈內必然的話題。可以確定的是,陳水扁不可能公開表態支援民主黨,因為這樣做的話,註定先得罪共和黨,不論誰獲勝,都造成未蒙其利、先受其害的效果。而若不表態支援民主黨,民主黨也當能理解,反倒是表態支援民主黨,民主黨屆時未必領情。因此主要的問題在於,臺北要不要對共和黨示好。

  布希政府對中國的大戰略充滿愛恨交織之情,一方面出於強烈的不信任,另一方面又覬覦經濟利益。相對於此,克裏卻對一國兩制釋放過非常具體正面的資訊。故從大格局看,臺北當然應該希望布希政府連任。但是,從臺北看布希政府,也有一種愛恨交織情緒,因為儘管布希政府目前表現出較高的意願來對抗北京,然而臺北卻付出了很高的代價,其中最令人難以接受的,就是布希政府官員瞧不起陳水扁以及他的策士。是可忍,孰不可忍?

  好幾次,布希政府對陳水扁團隊的決策嗤之以鼻,甚至有時反應程度之強烈,等於是到了將扁團隊的高級成員叫到密室打屁股。但對於這樣的羞辱,陳水扁固然心裏不好受,卻因為遭到規訓的過程,北京完全不得參與,似乎剛好證明華府與臺北才是一家人,而北京根本是外人,以至於陳水扁及其支援群眾又有一種歡喜受罰的態度。可是當北京可以通過與華府協商促成臺北受罰時,就像溫家寶訪美所顯示的經驗,則臺北便會有遭到背叛的哀怨。

  陳水扁並非完全不會反彈。記得華府反對他在“總統大選”期間舉辦“公投”時,他就從懷中拿出小紙條,説是中共授意他講的2000年就職宣言內容,或在04年申請過境美國遭拒時,便取消漢光演習説是報中共取消東山島演習。這些動作都是提醒華府,兩岸之間未必不能建立自己的管道,千萬不要逼人太甚,否則弄巧成拙,結果可能是華府完全被排除。這是何以陳水扁在“國慶”時所號稱是和解資訊,但實則是臺灣主權獨立證詞的所謂重大講話,竟獲得華府立即讚揚,蓋華府也希望確認兩岸在避戰的前提下,維持分裂。

  總的來説,陳水扁與布希政府之間有默契,任何一方都在避免呷緊弄破碗。故布希政府的連任,對臺北而言,除了不定期要派人接受規訓會帶來困擾外,並無不好。但相形之下,克裏政府上臺,對已經屁股紅腫的陳水扁政府而言,卻也不是不能接受,起碼過去佔布希政府便宜的一些招數,可以趁著新人新政,故技重施,如此又可以爭取多一些與北京對抗的空間。反正往昔競選期間對北京微笑的候選人,當選後從未真正讓步過。

  則陳水扁又何必非表態不可呢?

  (作者:石之瑜,轉載時有刪節)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