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增加 臺灣留不住高級白領

時間:2007-09-18 15:04   來源:世界新聞報

  據臺灣媒體報道,在過去的4個季度裏,島內人力需求連續在亞太地區排名末位。今年7月,臺灣失業率再創11個月來新高,超過10萬名剛畢業的博、碩士和大學生失業。

  島內輿論感嘆,近年來臺灣已從一個“黃金滿地”的天堂,變成“就業沙漠”,高階人才紛紛海外就業,形成一股“白領出走潮”。美國、中國大陸一直是島內精英爭逐工作的熱門地點;隨著近幾年東南亞、中東等市場的興起,島內白領們又開始流向越南、新加坡、阿聯酋、卡達等國。

  臺灣教授跳槽到大陸

  近5年來,由於經濟不景氣,島內民眾薪資增長不到1%,還僅僅限于高科技産業等;不少工作如餐飲服務業等,平均薪資則是逐年衰退。如此一來,優秀的年輕人紛紛到島外找工作,連學術界精英也出走。

  去年臺灣大學教授巫和懋、朱家祥,臺灣政治大學教授霍德明等人應聘到北京大學當全職教授,震撼島內學術界。今年政大商學院、傳播學院又有系主任級的教授相繼被大陸、香港名校挖走,大陸和香港付出相當於新台幣30萬到50萬月薪(4元新台幣約合1元人民幣)的大手筆,比臺灣大學教授薪資水準多出4到5倍以上,讓不少臺灣教授心動。

  一位臺大剛畢業、已經在學校兼課的博士生指出,大家都想到大陸去教學,對方也是挑三揀四,要有著作、夠分量的論文,才能擠進大陸高等學府的“候選名單”。

  不少大陸金融業者也特別偏愛臺籍高管,願意高薪挖人。中國平安集團3年前挖走臺灣經理人、“中國信託”副總經理陳昆德,讓其出任平安銀行行長,年薪高達新台幣1680萬元,房屋和子女教育津貼還不包括在內。

  以科技業來説,跨國企業經常強調大中華區同文同種的優勢,臺灣不少主管競相到大陸任職,也獲得提拔。惠普去年5月提升臺灣出身的莊正松,擔任惠普中國公司副總裁;IBM今年1月提拔的大中國區首席執行總裁錢大群,曾是臺灣IBM“最年輕的總經理”。諷刺的是,也有不少外商企業的主管調回臺灣任職,卻被視為“降級”。

  東南亞、中東成新寵

  除了中國大陸,一些新興的東南亞、中東國家,發展機會也遠遠勝於臺灣地區。島內媒體察覺,新加坡人力部設立的獵頭公司“聯繫新加坡”,近年來在島內名校舉辦人才博覽會期間,低調抵臺接觸中意人選。獵頭公司透露,幾年前新加坡開始發展生物技術産業,“聯繫新加坡”的顧問曾私下和幾位臺大生物科技等相關科系的“準博士”生接觸,開出的薪資條件比臺灣高出兩倍,而且還提供進修補助,資助其繼續念博士後學位。

  臺灣一○四人力銀行指出,韓國對於海外的高科技人才也求賢若渴。外國技術人員在韓國可享有優先核發簽證、薪資所得有5年免稅的優惠等。這也是不少島內白領流向韓國的原因。

  近年來中東迪拜、阿布扎比等地大興土木,興建飯店、摩天大樓,到處高薪挖有名氣的建築師、景觀設計師。因此很多島內建築系畢業生早就不把臺灣市場放在眼裏,終極目標放在了中東國家。

  更讓島內人才資源雪上加霜的是,很多國際白領也愈來愈不想到臺灣工作。移居到大陸的外商高級主管Ben指出,以前他調來臺灣工作,家人必須留在新加坡,因為“臺灣沒有國際學校可以讓孩子唸書”,臺北美國學校必須排隊等待入學。後來總部調動,他爭取赴大陸就任,全家搬到大陸居住

  而島內的科研機構也備受衝擊。臺灣最高研究單位“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的研究員從幾年前的50人,逐年縮減到33人,今年甚至招不到新的研究員。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