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隊伍建設是為未來戰爭的超前準備

時間:2015-12-04 16:23   來源:解放軍報

  劉伯承元帥曾説,“軍官培養,是最艱巨的戰爭準備”。這是久經沙場的老帥透過硝煙對戰爭規律的深刻洞悉,凝聚著對軍事人才地位作用的高度重視和對人才培養探索實踐的極高要求,對今天培養新型軍事人才仍然有著重要的啟迪。

  要想搶奪戰爭制勝先機,就必須首先搶佔人才制高點。習主席強調,“實現強軍目標,必須要有一大批高素質、敢擔當的建軍治軍骨幹。要把幹部隊伍建設作為一項戰略任務來抓”。面對當前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歷史重任,人才培養工作更加充滿挑戰、需求更為迫切。但對照戰鬥力的尺規衡量,眼下新型軍事人才培養工作還存在一些“短板”。思想觀念上,傳統用人觀念的束縛,前瞻意識的不足,有的單位用人育人始終在低層次徘徊;體系內容上,層次不明晰,系統不完備,培訓機構功能發揮尚不顯著;方法途徑上,“請進來、走出去”與“聯合化、集約化”還停留在表面形式,品質效益不高的問題較為突出。這些都導致人才培養水準與軍隊建設發展形勢不夠對稱、實際能力素質與履行使命任務要求不相適應,束縛著我們走向未來戰場的腳步,亟待解決。

  人才隊伍建設是為未來戰爭的超前準備,要有“在桅桿上瞭望”的眼光智慧。“未來戰爭需要什麼人才就培養什麼人才”,是軍事人才培養的基本原則。領導幹部有全局視野,才能辨清方位、找準方向,有長遠眼光,才能看清風浪、穩步前行。要成為“桅桿上的瞭望者”,就必須緊盯當前軍事變革形勢發展的前沿,加強現代戰爭制勝機理研究,把能打仗、打勝仗的要求轉化為具體的能力素質,樹立明確的目標牽引。兼顧好現實急需與超前儲備的關係,全面摸清自身幹部隊伍建設底數,區分不同層次、不同專業,搞好人才培養的頂層設計和系統規劃,按照適度超前原則制定各級人才建設規劃。抓好常態化培養,實現由應急式、補缺式培養向全方位、成體系培養轉變,由關注個體成長成才向打造人才群體方陣轉變。

  人才能力設計是龐雜、精確的系統工程,要建立完善科學的培育體系。現代戰爭模式已演變為陸、海、空、天、電多維一體聯合作戰,各種作戰力量、手段和戰法綜合應用,對人才隊伍提出了聯合化、多樣化要求,對人才素質提出了“全面接觸”與“專業精通”的雙重要求。這就從客觀上要求任一崗位、專業都要放在“人才鏈”上,與其他層次環節無縫銜接。要著眼新的形勢任務需要,深化院校培養體制機制改革,形成在體系上互為銜接、內容上緊貼需求、模式上協調配套的培養路子,打造初級指揮、兵種指揮、合同指揮、聯合指揮梯次銜接的層次培訓體系。區分不同層次人員類別,突出重點,因材施教,本著“是什麼職級、幹什麼工作、有什麼需求就設置什麼內容”的原則,緊貼實戰、緊貼部隊、緊貼實踐,調整更新培訓課程體系,使培訓進一步向崗位任職需求聚焦。在培訓效果上做到訓用一致,推進教學改革,突出模擬化、對抗化、實戰化,使理論與實踐、課堂與戰場無縫對接。

  人才培養工作是爭分奪秒的創新活動,要在整合資源、拓寬途徑中提升品質效益。戰爭是發展變化最活躍、最需要創新的實踐形態,從這個角度來説,為實現強軍目標培養新型軍事人才,沒有現成模式,沒有經驗可循,必須始終處於探索創新的追趕狀態。要探索拓寬培養途徑,整合力量資源,堅持軍地聯合育才,以院校培養為渠道,以國民教育為依託,以部隊自訓為基礎,以規範培養方法手段為推動,建立層次合理、要素完備、優勢互補、規模適當的培養體系。樹立動態培養意識,堅持使命任務牽引,借助演習演練、搶險救災等時機,放手讓人才在重要崗位上挑大梁,在急難險重面前唱主角,在實踐鍛鍊中增長才幹。注重崗位實踐,把崗位練兵作為提高素質的重要抓手,從能打仗、打勝仗的需要出發設置課題,立足本職深鑽細研,實現知識和素質升級,縮小平時與戰時的差距。(肖文錦)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