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利益》雜誌9月10日文章,原題:中國軍力不斷提升:美國該如何應對?美中正在西太平洋上演一場“射程戰”——為各自的導彈和飛機能打擊多遠目標的競爭。隨著雙方不斷朝著這個方向行動,亞太潛在的競逐空間正不斷擴大。雖然武器性能和導彈戰術這類話題顯得乏味晦澀,但一旦爆發危機,這些具體問題將大大影響雙方的政策選擇——而選擇的局限性可能反過來影響各國的宏觀戰略。
60年前,華盛頓對中國火力投射能力的擔心,局限于金門和馬祖。如今我們知道,1996年第三次臺海危機(其間美國向該地區派出航母戰鬥群)以及美軍在1991年海灣戰爭中的驚人作戰表現,促使中國領導人對軍力進行大幅改革,核心是打造“反介入”海軍、空軍和導彈能力。經過了近20年,如今這個項目仍在發展中,其目標是在西太造成一個解放軍主導的縱深安全區。若未來爆發危機,這個安全區將迫使敵軍不敢貿然進入。2007年,即臺海危機過去僅11年,蘭德公司給美國空軍撰寫的一份研究報告認為,倘若再度發生此類危機,美軍可能輸給解放軍及其“反介入”力量。
美軍在太平洋真的被射程和航程更遠的中國導彈和飛機“超越”了嗎?中國的艦載和潛射反艦巡航導彈,比如鷹擊-83、SS-N-22“日炙”和SS-N-27“炙熱”,射程均超過美海軍的老式“魚叉”反艦巡航導彈。因此若爆發水面海戰,美軍艦或許先遭到中國導彈的打擊,生存下來的才可能抵達射程之內進行反擊。
美國決策者也許指望潛艇和水下作戰的相對優勢來擊敗對手。但中國的陸基空軍和導彈部隊給美軍和地區盟友造成另一層麻煩:與中國海軍導彈一樣,他們也擁有射程優勢。在不遠的將來,中國的戰機還可能裝備“鷹擊-12”反艦巡航導彈,因而潛在威脅到距中國最遠1900公里的目標。這將超過美航母艦載機和海軍“戰斧”式對地攻擊導彈。
中國武器庫中有大量陸基對地攻擊彈道和巡航導彈,能在西太壓制美國軍事基地。北京還擁有空射巡航導彈,能打擊遠離中國3300公里(比關島和馬六甲海峽更遠)的陸地固定目標。而著名的“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裝備制導和機動彈頭,可能最終對在西太活動的美國航母和其他軍艦構成新挑戰。▲(作者羅伯特 哈迪克,汪北哲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