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是聯合國和阿盟敘利亞問題聯合特使安南要求敘各方停火的最後期限。雖然中東媒體大多認為當天還稱不上嚴格意義上的停火,因為雙方都指責對方“違規”,反對派説政府軍打死了20多人,政府軍則指責前者製造了阿勒頗的路邊炸彈爆炸,致使1名軍官死亡,24名政府軍士兵受傷。然而,相比於此前,衝突的規模、烈度、範圍以及造成的人員傷亡等,都要小得多。可以説,敘利亞局勢正在趨向緩和,即使這種緩和是脆弱的,其持久性令各方懷疑,但也讓人感到欣慰和鼓舞。
敘利亞局勢趨向緩和著實來之不易,需要加倍地悉心呵護、維持和鞏固,否則就可能稍縱即逝。敘利亞危機已經持續了一年多,流血衝突終日不斷,生靈涂炭,尤其是近日,雙方交火空前激烈,每天動輒有100多人被打死。雙方都想在停火限期到來前,使自己在軍事上處於盡可能有利的地位,以便為接下來可能的政治談判積累資本和籌碼。
中東媒體分析認為,從主觀上講,無論是敘政府軍還是反對派武裝,都不太願意真正實現停火。首先,對敘政府軍來説,停火就意味著使處於劣勢的反對派有喘息之機,為其反撲和捲土重來提供方便,意味著沒法鞏固既有的戰果,甚至等於把勝利果實向反對派拱手相讓。正因為如此,敘利亞政府才一度要求得到反對派的“書面保證”,後來在俄羅斯等方面壓力下被迫不再堅持。其次,反對派也不願意停火,雖然囿于裝備和武器相對落後,反對派被政府軍打得節節敗退,停火無疑可以使其得到喘息和休整時間,但停火同時也就表明敘利亞局勢開始走向穩定,反對派賴以存在的環境、得到西方支援的條件以及作為弱者一方的“悲情牌”等,就不復存在,從而反倒陷入被動;同時,反對派不同派系之間分歧嚴重,矛盾叢生,對停火莫衷一是,無法形成統一立場。
一些西方國家其實也並不希望看到敘利亞停火,道理很簡單,實現停火就減弱了其堅持要求巴沙爾政權下臺的理由,不啻于在敘利亞問題上“自抽嘴巴”。有美國媒體甚至斷言“敘利亞和平已死”,強調巴沙爾政府根本不會履行承諾,否則“不出24小時其政權就會垮臺”等。難怪有中東媒體評論説,敘利亞戰火持續,西方國家會暗中竊喜,甚至會幸災樂禍,這樣,他們就可以再次“順理成章”地把敘利亞問題提交到聯合國安理會,向曾經否決其暗含動武內容決議的俄羅斯和中國還以“顏色”。
敘利亞危機已經拖得太久,問題不斷顯現、深化,矛盾持續堆積、疊加,所以,現在的停火局面還顯得比較脆弱,亟須強化和鞏固,實在“傷不起”。阿拉伯媒體認為,實際上現在衝突的引信並沒有熄滅或拆除,在如何對待停火問題上,敘利亞政府和反對派的底線和利益訴求相去甚遠,雙方似乎都憋著一股怨氣,稍有一點火星,就會再度引燃衝突的火焰。在這種情勢下,國際社會更應該形成共識和合力,採取切實措施夯實停火的基礎,強化來之不易的停火局面。如果無法保持持續停火,安南6點和平方案的後續步驟就無從談起,就可能為外部勢力的趁機介入提供口實,從而使敘利亞危機更加棘手和難解。(黃培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