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媒:南美成未來高端戰機主市場 殲11前景看好

時間:2012-02-21 14:22   來源:東方網

  中國與南美持續的軍事交流促進戰機輸出

  中國與南美國家儘管相隔太平洋,但兩者開始交流的時間卻很早。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隨著“第三世界國家”與“不結盟運動”的出現,中國與南美國家就建立了外交關係,並進行了頻繁的交流。此時,受制于自身實力的限制,中國對該地區國家的軍事輸出,僅停留在低端産品上。而隨著雙方交流的加深與利益共同點的擴大,在冷戰結束之後,雙方的軍事交流正逐漸向著更深的層次發展。而這種發展,無疑也為中國向該地區國家出售高端戰機創造了條件。

  作為目前南美唯一裝備航母的國家,巴西掌握的航母技術無疑對作為航母新興國家的中國充滿吸引力。如果考慮到巴西的航母技術直接來自於堪稱“世界航母次強”的法國(巴西的“聖保羅”號航母,就是原法國海軍的“福熙”號航母),就不難理解這種吸引力了。在中國決定加速發展本國航母之後,關於中巴兩國將在航母發展方面加深合作的傳聞就層出不窮。而中國目前成功研發的殲-15艦載機,正是在國産殲-11戰機的基礎上誕生的。因此,儘管巴西目前並不存在引進艦載機的可能與需求,但中國卻可以通過兩國在艦載戰機方面的共同經驗,向巴西推銷國産的高端戰機。而對於一方面希望擺脫美國控制,而不願採購美制戰機,另一方面又受制于自身有限的軍費,而不願採購“高價不高端”的歐洲戰機的巴西,物美價廉的中國戰機,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對於阿根廷而言,儘管之前中國與之的軍事交流沒有其他南美國家頻繁。但兩國卻一直在這方面進行努力。早在2005年,中國就像阿根廷派出了中級軍官考察團,對阿根廷三軍進行了細緻而專業的考察。因此,長時期的“細水長流”式的軍事交流,為中國高端軍備進入阿根廷創造了初始條件。同時,出於與巴西同樣的原因,阿根廷也不願過多引進美制先進戰機。但與巴西不同的是,與英國之間的矛盾,以其因法國在馬島戰爭期間的背信棄義而造成的嚴重損失,使其對歐洲裝備存在極大的不信任。因此,與美歐存在一定利益衝突,未來在其身處戰事時,不會出於政治原因,停止對其軍火供應的中國,無疑成為符合阿根廷最基本要求的潛在供貨方。而中國戰機日益強大完善的作戰能力與技術,也為阿根廷未來決定選擇中國戰機,提供了更多理由。

  儘管與阿根廷有所不同,但委內瑞拉出於政治上更加鮮明的對立,其軍備市場顯然難以向歐美裝備敞開。而俄式裝備的引進,也為委內瑞拉帶來了潛在的危機。原因很簡單,在冷戰時期,美俄兩國對抗了半個世紀,此時,俄羅斯經過了20多年的恢復,已經逐漸重拾與美國對抗的信心。但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向委內瑞拉傳遞了這樣一條資訊:無論俄羅斯如何強大,其與自身之間遙遠的距離,以及其較長時間內,難以彌補的,與美國之間的實力差距,使得任何與之過度接近的南美國家將面對來自美國的最現實威脅。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在與俄羅斯關係最緊密的時刻,委內瑞拉擱置了引進6艘“基洛”級潛艇的合同,並最終導致這一合同流産。

  與俄羅斯不同,儘管正在和平崛起的中國為美國帶來了想像中的威脅。但就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美國認為中國尚不足以成為其在全球範圍內,類似前蘇聯的對手。因此,拉近與中國的防務關係,一方面可以從中國獲得日益先進的裝備,同時也能將對美國的刺激降到最低。在這方面,委內瑞拉無疑是南美國家中的先行者。中國在2008年與2010年向委內瑞拉兩次出售K-8噴氣式教練機。其優異的性能,在委內瑞拉空軍中獲得了廣泛認可。因此,作為首個大量裝備中國戰機的南美國家,委內瑞拉不僅有可能首個採購中國高端戰機,同時,其對中國戰機的有效使用,也將在該地區內,起到表率作用。

  殲-11較之歐美戰機更符合南美國家口味

  儘管印度在決定採購同樣受到巴西關注的法制“陣風”戰機之後,諸多媒體均以中國的殲-10戰機與之進行了技術對比。但此次引起巴西軍事專家桑塔納-佩雷斯關注的,卻是中國在俄制蘇-27戰機基礎上研發的殲-11戰機。著眼南美國家的實際需要,這一選型是很準確的。

  巴西作為南美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其對戰機的技術要求與同樣作為大國的中國類似,即要求戰機具備單次飛行巡視盡可能大的區域。同時,戰機應具備較強的挂載與探測能力。就這方面性能而言,殲-11戰機無疑處於世界戰機家族中的第一梯隊。得益於自身巨大的機體空間,殲-11戰機繼承了蘇-27巨大的機內載油量,因此在執行大多數作戰任務時,根本不用挂載副油箱。這一優勢結合龐大的機體,使其具備世界頂級的挂載能力。中國海軍航空兵目前裝備的,與殲-11師出同門的俄制蘇-30MKK戰鬥轟炸機,滿載起飛重量達38噸,最大載彈量達到了創紀錄的12噸。且該型戰機允許在滿載狀態下,開加力起飛。而據未經證實的消息顯示,已經吃透蘇-30MKK技術的中國,在自行研發的殲-11與“飛豹”戰機上,均實現了類似性能。結合中國裝備一貫優異的可靠性能,殲-11戰機對巴西來説,無疑誘惑極大。

  與巴西相比,阿根廷的國土形狀相對狹長。但這並不意味著其會忽視新戰機的遠端打擊能力。面對來自於裝備航母的巴西海軍與即將裝備新航母的英國海軍的威脅,其對戰機遠端對海打擊能力的要求要高於南美任何國家。新戰機除了要具備較強的空戰性能之外,最重要的是,必須具備對大型海上目標,尤其是航母的打擊能力。在這方面,殲-11戰機的性能無疑正是阿根廷期待的。相比阿根廷,給予中國更長期,更嚴重威脅的是先進的美國航母。因此,中國歷來注重空射遠端反艦火力的發展。這也使中國成為繼美俄之後,又一個具備超強空射反艦火力的國家。因此,性能超強的空射反艦導彈與挂載能力超群的殲-11戰機的組合,無疑將使阿根廷至少具備在南美範圍內,最強的反艦,反航母能力。從而對巴西、英國的航母編隊構成現實威脅。

  正如委內瑞拉有可能是南美首個採購殲-11戰機的國家一樣,其已有裝備體系也是南美國家中,最適合殲-11戰機服役的。目前,委內瑞拉空軍已裝備了中國産的K-8教練機與俄制的蘇-30MKV戰鬥轟炸機。前者同樣是目前中國空軍的主力戰機,參照中國經驗,委內瑞拉可以更快的使殲-11戰機在其國土上形成戰鬥力。而後者則與俄羅斯出口中國的蘇-30MKK在技術上存在諸多類似,以致一直存在蘇-30MKV是中國退貨的蘇-30MKK的説法。因此,即使未來出口委內瑞拉的是只具備較強空戰性能的殲-11戰機的初期型號,其性能一方面足以使委內瑞拉成為南美地區第一個裝備世界級空優戰機的國家,另一方面,借助殲-11與K-8與蘇-30MKV的結合,委內瑞拉也將成為南美國家中,首個具備完整裝備與作戰體系的國家。因此,殲-11如果入駐委內瑞拉空軍,對其的促進作用,將絕不僅僅局限在對戰力的提升層面上。 

編輯:樊玉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