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空間天氣現象與過程示意圖。總參氣象水文空間天氣總站提供
從中國三國時的赤壁之戰到二戰中的諾曼底登陸,戰爭與天氣從來密不可分。進入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一種嶄新的天氣概念:空間天氣,開始走進人們的視野。它不僅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而且對天基支援下的軍事活動産生著顯著影響。
專訪總參氣象水文空間天氣總站空間天氣中心主任吳耀平、總工程師查石祥
編者按
現代戰爭的顯著特點之一就是戰場重心向高層空間擴展,空間軍事力量在現代戰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太空不但是未來軍事爭奪的“新疆域”,也是未來戰爭的“制高點”。然而,就像我們在地面常見的“雷雨”“風浪”一樣,太空並不平靜,也存在著各種自然環境因素,它們以不同形式和不同方式影響甚至破壞高技術武器系統的作戰應用,這就是“空間天氣”。
在戰爭歷史上,利用天氣而剋敵制勝的戰爭範例不勝枚舉,掌握和利用空間天氣對於未來高技術戰爭乃至太空對抗同樣重要。只有“把脈”空間天氣,才能制勝未來戰場。圍繞這一話題,本報記者近日對總參氣象水文空間天氣總站空間天氣中心主任吳耀平、總工程師查石祥兩位專家進行了專訪。
記者:對很多人來説,“空間天氣”還是一個有些陌生感的概念。能給我們做一簡單介紹嗎?
吳耀平:的確如此,人們之所以感到陌生,原因我想可能有三個方面。首先從時間上看,空間天氣的概念是美國在上個世紀90年代首先提出來的,至今才一、二十年的時間;其次從距離上看,與風、雲、雨、雪等對流層天氣不同,空間天氣“高高在上”,讓我們無法“感同身受”;再次從頻率上看,災害性空間天氣的“出鏡率”不高,只是偶爾才“露崢嶸”。
至於具體解釋什麼是空間天氣,我們首先得了解日地空間的概念。通俗地講,日地空間是指從地球表面20~30km以上至太陽外層大氣的空間區域,分為中高層大氣、電離層、磁層、行星際和太陽大氣等區域,空間天氣可理解為由太陽活動釋放的電磁輻射和粒子發射在日地空間的傳遞和轉化過程。太陽活動平靜時是“好天氣”;當太陽活動頻繁,可引起衛星、無線電通信、導航以及電力等系統故障或崩潰,這便是“壞天氣”。
記者:這麼説,太陽在空間天氣概念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核心”地位?
查石祥:不錯,太陽活動是災害性空間天氣事件的驅動源,人們形象地比喻為“太陽只要打個噴嚏,地球就會感冒”。肉眼看到的太陽似乎波瀾不驚,完美無缺,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太陽是一個溫度高達百萬度的熾熱氣體(準確講是電漿體)球,無時不在“翻江倒海”,特別是在與太陽黑子相關的“風暴”區(專業上稱為太陽活動區),往往以“爆發性”方式向外釋放電磁輻射或高能粒子,這就是最近常見諸媒體的“太陽風暴”。
在強太陽風暴爆發期間,往往多次出現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事件。前者以釋放高能電磁輻射為主,以光速傳播,只需8分鐘左右就能到達地球,後者以釋放亞光速高能粒子流為主,快者幾十分鐘至十幾小時,慢者通常在1至3天左右到達地球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