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科奇“三線作戰”為哪般?

時間:2011-04-20 13:56   來源:中國新聞網

  阿富汗國防部大樓18日遭“人彈”襲擊,造成兩人死亡。塔利班發言人稱,這次襲擊以正在阿富汗訪問的法國國防部長熱拉爾隆蓋為目標,原因是“法國軍隊侵略阿富汗”。法國在空襲利比亞時當了急先鋒,對象牙海岸政治危機同樣採取軍事介入的策略。此次爆炸事件則提醒人們,法國還在阿富汗與美國並肩作戰。 

  法國《公民報》日前載文稱,法國自建立第五共和國以來首次同時開闢三條戰線。該報甚至認為,應該加上法國建有在東非最大軍事基地的吉布地。這一策略完全符合薩科奇“法國布希”的形象。在國內面臨巨大政治困境的情況下,薩科奇可能通過在海外下注來轉移視線。

  法國《新觀察家》雜誌分析説,當初薩科奇在競選總統時批評希拉克的“現實主義”外交政策,但他上臺後不久便降低了鼓吹價值觀的調門,其很多外交活動包括2007年底接待卡扎菲訪法都被批為經濟利益至上。今年初,因“過度謹慎”地應對突尼西亞和埃及政局變化,薩科奇又遭輿論撻伐,他因此改弦更張,在外交理念上重拾人權、自由等價值觀。近來其在利比亞等問題上的動作成功吸引國際媒體的視線。

  有媒體則對法國在象牙海岸的行動冠以“新殖民主義”之名。法國《世界報》説,法國在非洲的軍事干預主義可謂根深蒂固。法國一位前外長早在1978年就宣稱“非洲是唯一可讓法國自視為強國的地區,只有在那裏法國能夠以區區500人就改變歷史進程”。雖然象牙海岸的瓦塔拉強調其民選總統的合法性,但自從法國出兵干預後,他就不得不擔負由前殖民者的扶持上臺的形象。

  那麼,這位被稱為“小拿破侖”的法國總統近來在國際上動作頻繁究竟意欲何為?此前媒體分析多認為,薩科奇“尚武”的對外政策旨在拉升民意支援度,為明年競選連任鋪路。法國政界也不乏這種聲音。

  法國《快訊報》的一篇文章説,薩科奇重溫了法國老牌政治家、一戰時期總理克裏孟梭的名言:“對內政策?我發動戰爭。對外政策?我發動戰爭。”在現如今這三場戰爭的背後,還有明年入住愛麗舍宮之戰即將上演。文章同時指出,薩科奇此舉是在“走鋼絲”,但他為了獲利不惜冒險,因為“如果收官良好就意味著勝利”。

  法國《快報》雜誌認為,薩科奇有當世界警察的衝動。2008年,法國作為歐盟輪值主席國調停俄羅斯和喬治亞衝突為薩科奇創下民意支援的最高紀錄。從歷史上看,法國總統在國際舞臺出彩時,其民意支援率也水漲船高。希拉克2003年因反對出兵伊拉克而贏得威望便是很好的例證。而且,調查數據顯示多數法國人支援對利比亞的軍事干涉,認為薩科奇很好地維護了法國的海外利益。薩科奇顯然希望借此積累政治資本,然而事與願違。

  最新進行的一項民調結果顯示,薩科齊的民意支援度4月份比3月份又下降一個百分點——只有29%的受訪者肯定其執政表現,創下新低。

  法國民眾一方面認可總統在國際上的表現,另一方面對其支援度又一路下滑。關於如何解釋這種悖論,《快報》給出的答案是:法國人在其他方面尤其是經濟社會對他仍持批評態度。不到30%的人認為薩科奇關心民眾疾苦,也只有30%的人認同其社會政策。

  該雜誌認為,薩科奇苦心經營的領域並非法國人關切所在或者説關切甚少。薩科奇與其前任相比缺乏民意支援的另一個原因是希拉克時代輿論在經濟社會議題上怨言更少,而且當時的政府總理往往充當總統的民怨擋箭牌。

  有報道説,薩科奇日前聲稱對明年的大選“感覺良好”。法國《馬利亞納》雜誌對此質疑説,這究竟是“自我催眠”還是“無知無覺”。薩科奇宣稱,法國人民不會拋棄他,最終會認同他的做法尤其是在國際社會的表現。然而,現實是另一回事。薩科奇薩科齊領導的執政黨此前已在地方選舉中慘敗。薩科奇應該重新檢討自己的策略,不要與現實脫節。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