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 中國軍隊核心能力提升

時間:2011-01-04 15:37   來源:中新網

  2010年底,中國國防部長梁光烈上將在談及世界安全形勢時,援引古語“天下雖安,忘戰必危”警醒國人,“雖生活在和平時期,但是不能忘了戰爭,不能馬放南山、刀槍入庫”。中國今年確然踐行了居安思危的理念,上合聯演、三大軍區跨區機動演習、海軍近海演習等諸多引人注目的演訓活動規模大、樣式新,更加面向實戰、面向資訊化未來。

  如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研究室主任譚亞東大校接受中新社訪問時所言,解放軍歷來重視把部隊演習、作戰模擬等“預實踐”作為提升實戰能力的途徑。尤其在今年,著眼于資訊化條件下聯合訓練的特殊要求,通過演習全面錘鍊部隊,檢驗和提升了核心軍事能力。

  ——錘鍊跨區域作戰能力。10月,“使命行動——2010”跨區機動演習中,三大軍區兵力數萬人,機動里程超過1萬公里。空軍和陸軍航空兵部隊出動運輸機、戰鬥機、武裝直升機,參加空中力量投送和實兵行動演練,陸、空指揮員及其指揮機關組成聯合指揮部,通過一體化指揮平臺實施聯合組織指揮,進行全區域、全天候、全時段的聯合作戰演練,檢驗和論證新的聯合作戰思想,推動作戰理論發展。

  軍方分析人士指出,跨區域聯合演練,重在錘鍊部隊走、打、聯、吃、住、藏等多種作戰能力,根本目的是強化“內功”。這一作戰能力的提升,對於跨區域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具有積極意義。

  ——創聯合作戰新方式。9月,在哈薩克舉行的上合組織“和平使命——2010”聯合反恐演習中,轟炸機、殲擊機、加油機、預警機首次在實戰背景下實施全體系、全要素聯合行動,空軍首次實施“本土起飛、空中加油、境外突擊、不著陸往返”的遠端奔襲行動,實現實戰性跨越。

  譚亞東指出,組織跨國軍事演習,目的是使部隊在異國環境下得到磨練,全面檢驗武器裝備性能和作戰體系性能。生疏環境下,中國軍隊與他國軍隊在組織指揮、兵力編成和作戰行動等方面,實施聯合籌劃、聯合編組、聯合行動,相互學習、借鑒,使跨國聯合作戰行動能力不斷提高。

  ——著眼電磁環境下實戰對抗。年初,中國陸軍部隊首個複雜電磁環境應用系統在北京軍區朱日和合同戰術訓練基地建設成功。北京軍區司令部軍訓和兵種部部長王舜指出,該系統投入使用,推動這個訓練基地實現一般條件下向複雜電磁環境下組訓的歷史性跨越:訓練方法由單一兵力對抗,向電磁對抗和體系對抗延伸;訓練環境由“基於場地訓練”向“基於環境訓練”拓展;訓練評估由“人工概略”評估向“系統精細”裁決轉變。

  同時,複雜電磁環境下的作戰,對演習各方提出了更高要求,譚亞東認為,這有望一改過去中國軍隊演習中“紅方必勝”的傾向。今年的各類演習中,“紅方”指揮網遭“敵”電磁干擾、雷達陣地遭“敵”空地火力打擊等情況在各種大大小小的演習中頻頻出現,體現了現代戰場環境的複雜性、博弈雙方的激烈性,更加注重練指揮、練協同、練保障,更加符合實戰要求。

  毋容置疑,中國國防和軍隊建設取得了令人振奮的成就,但依然任重而道遠。面對世界安全形勢的諸多挑戰,中國軍隊唯有在居安思危的同時,通過更加貼近實戰的軍事訓練和演習,才能不斷提升核心軍事能力。(歐陽開宇)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