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擴大其在南亞和中亞地區的影響,正從阿富汗、巴基斯坦兩個方向加強對塔利班的軍事打擊,並積極加強與印度的軍事合作。
北約成員國上月在葡萄牙裏斯本達成一致,同意北約從明年年初開始逐步向阿富汗安全部隊移交防務。根據這一安排,北約領導的駐阿國際安全援助部隊將於2014年底結束戰鬥任務,完成防務移交,此後,北約部隊在阿富汗將發揮訓練和指導等支援作用。北約秘書長拉斯穆森與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簽署了一項協議,同意建立北約和阿富汗長期夥伴關係,這一夥伴關係內容涉及政治和軍事對話、培訓阿富汗安全人員、提供民事援助等多個方面。
目前,共有48個國家參與北約在阿富汗的軍事行動,總兵力超過13萬。去年12月,美國總統奧巴馬決定向阿富汗增派3萬名軍人,同時加快向阿富汗部隊移交安全責任的進程。今年美國對阿富汗實行“軍事先導、巴阿並重、軍經結合、以進求退”的戰略方針,壓縮“基地”組織和塔利班的生存空間。為進一步擴大軍事行動的成果,美軍展開一場旨在控制塔利班腹地坎大哈省的軍事行動,關鍵是向坎大哈進軍時建立24個向步兵提供支援的“火力基地”,由大批新組建的阿富汗政府軍進駐這些基地。為配合坎大哈省的軍事行動,美阿聯軍還在南部扎布爾省和加茲尼省發起軍事行動。
今年2月北約特別軍事會議決定,向阿富汗增派2000名軍事訓練人員和軍事顧問,幫教阿富汗軍警管理本國的安全防務。在美歐國家的協調過程中,美國向波蘭、羅馬尼亞、捷克、約旦、喬治亞、英國等國駐阿軍隊提供580多輛防地雷反伏擊車;為使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克羅埃西亞和匈牙利等國軍隊“有能力和美軍一起在阿富汗執行任務”,美國準備向這些國家提供軍事援助。
儘管北約駐阿部隊一再加大清剿力度,卻沒有收到明顯效果。阿富汗塔利班發起的路邊炸彈襲擊、自殺式爆炸襲擊和其他各類武裝襲擊明顯增多,襲擊目標擴及機場、北約部隊基地、政府建築以及聯合國工作人員住所等。今年上半年,塔利班襲擊造成數以千計的無辜平民傷亡,較去年同期上升31%以上。今年北約駐阿聯軍傷亡人數已超過650人,其中7月份單月死亡人數接近90人,是2001年阿富汗戰爭爆發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個月。
隨著北約軍隊在阿富汗傷亡數字的攀升,北約各成員國在駐軍阿富汗問題上分歧愈顯。荷蘭、加拿大已分別撤出或決定撤出駐阿軍隊,越來越多的北約成員國民眾反戰情緒高漲。
儘管北約宣稱在2014年將阿富汗的防務完全移交給當地政府和阿富汗軍隊負責,實際上美國“以阿治阿”的戰略目標近期難以實現。美國尋求與塔利班“溫和派”對話談判,但雙方立場相距甚遠,美國要求塔利班首先放下武器才能談判,塔利班則把外國軍隊撤出阿富汗作為談判的先決條件,雙方談不攏,阿富汗塔利班將對抗下去。在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看來,阿富汗安全部隊至少要用5年時間才能保障國內安全,阿富汗在以後20年都將依賴美國的經濟和軍事援助。
為了維護美國在阿富汗的長遠戰略利益,近期美國大幅改善與卡爾扎伊政府的關係。卡爾扎伊今年訪美時,美國給予高規格接待,美國政府外交、國防部門的主要官員幾乎全部出面,強調“美、阿戰略合作的重要性”以及阿政府取得的“持續進步”和“巨大成績”。在改善與卡爾扎伊政府關係的同時,美軍和北約駐阿聯軍加大了對阿富汗安全部隊的培訓力度。目前,阿富汗國民軍兵力約7萬人,美國國防部的目標是,到2011年7月,阿富汗軍警數量將達到28.2萬人,其中警察12.3萬人,軍隊15.9萬人。
根據北約安排,駐阿富汗多國部隊在2014年後主要承擔訓練任務,但並不會從當地撤走,塔利班則再次要求駐阿外國聯軍立即撤離。塔利班武裝公開稱,將在2014年前,把美國領導的多國部隊從阿領土上趕走。目前,塔利班武裝活動越來越頻繁,在一些地區,不少民眾在發生糾紛時,轉而向塔利班“影子政府”求助,導致塔利班影響力擴大。最近一段時間,卡爾扎伊曾向塔利班武裝拋出和談信號,但種種姿態都被塔利班內部的強硬派拒絕。塔利班正著眼“重奪政權”,力圖捲土重來。
隨著阿富汗國內暴力襲擊增多,塔利班的襲擊活動也擴大到此前相對和平的北部、西部地區。國際輿論認為,鋻於阿富汗局勢的發展趨勢,北約駐軍時間還將延長,可能超過此前制定的2014年撤軍時間表。北約軍方人士認為,北約向阿富汗軍隊移交安全防務將是一個逐步進行的緩慢過程,從單個地區開始,逐步升級為省級;一旦相對安全的地區安全防務被移交,北約軍隊將轉戰相對危險的地區,目前2/3的武裝襲擊集中在3個省份——南部的坎大哈、赫爾曼德及東北部的庫納爾,這些省份可能成為最後移交防務的省份,北約軍隊在這些省份的駐紮期限要長于其他省份。到2014年,這些士兵基本轉換身份,成為軍事訓練人員或顧問,但是他們仍在阿富汗活動,屆時駐阿士兵將只有少數人能返回自己的國家。
目前,美國正從阿富汗、巴基斯坦兩個方向加強對塔利班的軍事打擊,並積極加強與印度的軍事合作,美國為擴大其在南亞和中亞地區的影響,將不會在阿富汗一走了之,阿富汗的安全形勢近期難以有大的改觀。(汪巍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