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的《環球時報》發表了龐中英先生關於南海問題的文章,其核心主張是中國不必固守長期堅持的雙邊磋商原則,大膽地在多邊機制中去表達立場。這種觀點表面看有新意,但是在筆者看來,在談論解決南海問題的雙邊與多邊路徑時,有幾個問題是必須搞清楚,不能簡單地談多邊。
首先,必須準確界定南海問題的實質,對於南海的實質性問題,雙邊磋商的原則底線必須堅守。對於中國而言,南海問題的核心是南沙群島的島礁歸屬和海洋劃界爭端。在南沙的島礁爭議中,有43個中國宣稱主權的島礁分別被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佔據,其中越南佔據29個島礁,菲律賓佔據9個島礁,馬來西亞佔據5個島礁。中國臺灣控制著南沙群島最大的島嶼———太平島,大陸有效控制的島礁僅有11個。在海洋劃界爭議上,南海周邊一些國家單方面宣佈200海裏的專屬經濟區或大陸架,其主張或要求均不同程度侵入了我國的傳統海疆線內。
對於這兩類核心問題,島礁爭議與傳統意義上的領土爭端並無二致,即主權爭端;海洋劃界爭端則是領海和國家管轄海域(專屬經濟區)的爭議,即主權和主權權利爭議。對於這兩類性質的問題,事實上就是領土和邊界爭議。從歷史來看,除受強權宰割的情況下,任何國家之間的邊界劃定都是在雙邊之間進行的,把這類問題多邊化無疑是國家主權遭侵蝕的體現。因此,在這個問題上,中國切忌被外部牽著鼻子走,將南海問題的實質泛化為海洋通道安全問題。南海問題之所以關涉中國的核心利益,其原因即在於南海問題關涉中國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
其次,“南海問題的相關問題”,可以納入多邊機制討論,但切忌混淆問題的性質。“南海問題的相關問題”並非南海問題本身,這一點一定要明確。它們突出表現為南海的海洋通行安全、海上反恐、打擊海盜等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問題。對於這類問題,中國從來就不回避多邊合作。1995年8月,中國與菲律賓就南沙問題發表的聯合聲明包括8點原則主張,其中就強調雙方對此地區國家所提出南海多邊合作的建設性主張及建議,持開放的態度。2002年中國與東盟簽署了《南中國海各方行為宣言》,承諾尊重包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內的國際法原則所確認的南海航行和飛越自由,它本身就是中國與東盟就南中國海問題簽訂的第一個多邊政治文件。此外,中國還與東盟簽署了《非傳統安全領域合作宣言》,《非傳統安全領域合作諒解備忘錄》。由此看來,在南海問題的相關問題上,中國早已參與多邊機制。
在多邊問題上,中國在未來對待美國可能主導的新的多邊機制上,必須明確區分多邊機制議題。如果是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合作,中國自當積極參與;而對於試圖借非傳統安全問題將南海問題泛化、模糊化,試圖討論南海核心問題的多邊機制,中國必須予以堅決抵制。
最後,從外交的性質以及國際關係的歷史看,多邊與雙邊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其性質主要取決於雙邊與多邊外交主體的外交原則及戰略訴求。
近年來,隨著中國在國際制度領域參與多邊事務的增強,許多人産生了一種錯覺,似乎所有的多邊機制都是好東西。這實屬簡單化思維。美國主導的軍事同盟如北約和亞太地區的聯盟,都是多邊機制,但它們並不必然有利於地區與世界和平。美國以聯合國軍的名義發動朝鮮戰爭的歷史説明,多邊機制不一定是好東西,雙邊機制也不一定就不如多邊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