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世界盃,日本隊進步神速,但在與南美勁旅巴拉圭的1/8決賽中點球失誤,從而離“打進八強”、實現歷史性突破只差一步。然而差不多同段時間,日本新一代直升機驅逐艦“22DDH”設計細節突然遭到媒體曝光,高達2.4萬噸的排水量超越英國、西班牙、義大利的現役航母。除了日本夢寐以求的F-35B艦載戰鬥機還沒有到位,世界輿論驚呼,日本距離造出真正的航空母艦隻差一步之遙!
日本將建造下一代直升機驅逐艦“22DDH”的消息最先出現在2009年,當時日本決定在2010年國防預算中編列新的直升機驅逐艦,代號為22DDH,建成後將擔任日本海上自衛隊艦隊的旗艦。
今年5月,日本《世界艦船》雜誌首次介紹了該型艦艇的特徵,隨後更多細節曝光。美國“防務專家”網6月21日公佈的數據稱,22DDH驅逐艦長248米,寬39米,尺寸幾乎比“日向”級直升機驅逐艦大50%,其2.4萬噸的排水量竟然超過義大利、西班牙和英國皇家海軍的現役航母。“防務專家”網質疑,“這樣的設計毫無疑問屬於航母。”
此外,與“日向”級相比,22DDH的防禦能力超出其雙倍,它裝備有3部“密集陣”近戰武器系統和2部“拉姆”導彈發射裝置。值得注意的是,“日向”級有一座導彈發射裝置落于飛行甲板前部,會對固定翼飛機的作業造成阻礙,而22DDH艦則將所有近戰系統安裝于舷側,不會對飛行甲板産生影響,更像現代航母。
22DDH的航母特性還表現在其載機能力上。“防務專家”網稱,22DDH的飛行甲板和機庫佈局顯然不滿足於搭載直升機,它還能搭載固定翼戰鬥機、旋翼飛機乃至無人機,升降機數量也由兩部增至四部。專家認為,這些改動都是為尺寸和載彈量更大的F-35B戰鬥機和V-22“魚鷹”旋翼機上艦做準備。有消息説,22DDH的飛行甲板採用特殊材料製造,強度及耐飛機尾焰燒灼的能力均可滿足F-35B的起降要求。萬事俱備,只欠F-35B。一旦F-35B五代戰鬥機這柄“空中利劍”上艦,22DDH將從直升機航母變身為真正的現代航母。
二戰期間,日本曾先後製造了20多艘航母,雖然戰後被解除武裝,曾不可一世的日本海軍“聯合艦隊”不復存在,但借助朝鮮戰爭和冷戰以及二戰期間儲備的雄厚艦艇設計經驗和技術實力,上世紀50年代中後期,日本已能自主建造水面作戰艦艇和潛艇。至上世紀70年代中後期,除了部分指揮控制系統仍需美國支援外,日本已重新擁有建造現代化艦艇所需的軍工體系。
日本一直緊盯著中國海軍發展的一舉一動。特別是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海軍潛艇部隊得到迅速發展,於是日本大力發展反潛戰力,意圖確保日本在常規潛艇的噸位、噪音、下潛深度以及攻擊能力方面強于中國海軍;進入21世紀,航母成為中國海軍發展的一個關鍵節點,日本對此異常敏感,希望能趕在中國前面造出真正意義上的航母。而炒作所謂“中國航母威脅論”,則成為日本某些勢力要求美國默許其建造中型航母的“重要依據”。
例如,2009年3月當“日向”號下水時,日本《世界日報》立即為之辯解,並扯上了中國:“如果(中國)航母建造完成並形成數個機動部隊,中國將具備跨海作戰能力。這將對以貿易立國的日本的存在構成巨大威脅。”
對比之前日本海上自衛隊個頭不斷增大的“白根”級、“大隅”級和“日向”級,不難看出,日本思路清晰,以“直升機驅逐艦”的名義“小步快跑”,一步步向航母靠近。
早在“日向”號尚未正式服役時,日本就已放出風來,要在2015年前建造兩艘4萬噸級的中型航母。對於這個目標,中國軍事專家宋曉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分析説:“如果造一艘像美國四萬噸級的兩棲攻擊艦,同時也可以搭載像F-35或者原來的A8B這種固定機翼飛機的兩棲攻擊艦,這個我想沒有任何問題。” (綜合中新社、《世界新聞報》)
日本“航母”路能走多遠?
取決於美國是否“鬆綁”
近幾年,日本海上自衛隊開始以“維持和平”及“支援美軍”為藉口走向海外,22DDH型直升機驅逐艦可運送大批自衛隊人員和車輛,並能為其他軍艦提供燃料補給,不難預見,22DDH建成後,勢必有效提高日本海外派兵的能力。
22DDH建造計劃曝光後,外界就紛紛猜測,未來這艘巨艦可能搭載F-35艦載戰鬥機,最終助日本重走“航母之路”。但也有分析認為,在“美日協防”的機制下,日本在短時間內還無法實現航母夢,即使是F-35上艦這樣的簡單部署也不會輕易實現。
這是因為,儘管使日本對中國保持海上優勢是美國一些勢力“心照不宣”的意圖,但在亞太地區美國海軍目前仍是最強大的海上力量,而日本海上自衛隊則充當側重於反潛和支援的“輔助力量”。因此有軍事專家認為,22DDH服役後仍是會以起降大批反潛直升機為主,充當“遠端哨兵”,針對中國搞“反潛和封鎖”,進一步壓縮別國潛艇和軍艦的活動空間。日本《世界艦船》雜誌認為,22DDH“高靈敏度的聲吶與直升機遠距離作戰能力相結合,在戰時有助於阻止以魚雷為主要武器的鄰國潛艇靠近日本水面艦隊,為海上自衛隊艦隊廓清方圓300海裏左右的水域”。
除非美國為日本“鬆綁”,否則這種分工模式仍將繼續下去。日本要建造真正的航空母艦,何時能邁出“最後一步”仍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