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島內颳起“去中國化”的“改名”風,改變不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

2020年04月17日 10:25:00來源:台灣網

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院長陳士良。(圖片來源:香港中評社)

  針對日前民進黨當局炒作“華航改名”一事,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院長陳士良日前接受香港中評社採訪時表示,今年四月在臺灣颳起了一股“改名”風,然而,“改名”的理由十分荒唐,“改名”也改變不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改名”的實質就是走向“法理臺獨”。這是島內“臺獨”分裂勢力颳起的一股“去中國化”的逆風。

  “改名”的理由何其荒唐。如果查看一下島內媒體的報道,那些提出將證件、華航等改名的理由是非常荒唐的。證件要“改名”的理由是,因為個人到其他國家入境時,擔心被認為是中國人;華航要“改名”的理由竟然也是,顧慮航班飛到其他國家時被誤解是中國大陸的飛機。眾所週知,在臺灣36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的2300多萬人口,哪一個不是炎黃子孫?哪一個不是中國人?有網友直言道,“你為什麼不將祖宗的姓改換掉呢?”陳士良説,記得十多年前陳水扁執政時,民進黨就曾吵過要將華航改名,當年國民黨就譏諷陳水扁,何不將自己兒子陳致中的姓名改為“陳致臺”?

  此次島內颳起“去中國化”的“改名”風時,更有網民諷刺地説,如果連這些也要改,那臺灣這麼多人所玩的麻將裏的“紅中”,是否也應該改成“綠臺”。據臺灣“中時電子報”最近舉辦的網路投票顯示,77%的網友不支援華航改名。臺灣《聯合晚報》近日也稱,民進黨當局是在“以防疫之名,行正名之實”。臺灣聯合新聞網警告道,如果民進黨當局利用這波“疫情外交”對華航進行更名,只會讓臺灣更陷入困境。

  “改名”也改變不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2000年,時任臺灣地區領導人陳水扁不顧廣大民眾和“中華郵政”職工的堅決反對,花費了2000萬元新台幣(約合人民幣420萬元),將“中華郵政”改名為“臺灣郵政”。2008年,馬英九上臺後,應眾多民眾的要求,又將“臺灣郵政”改回“中華郵政”。這樣,不但“改來改去只是浪費錢”,而且還撕裂了臺灣族群的團結與和諧。其實,無論是證件“改名”還是華航“改名”,都改變不了臺灣屬於中國一部分的事實。

  “改名”的實質就是走向“法理臺獨”。民進黨當局自上臺以來,不斷推進形形色色的“去中國化”行徑,加快了“臺獨”的步伐。任何與“中國”“中華”“大陸”等有關的名稱、符號,都被民進黨視為“眼中釘”,欲去之而後快。在此我們必須嚴正指出,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就已經取代中華民國政府成為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和在國際上的唯一合法代表。這是在同一國際法主體沒有發生變化的情況下新政權取代舊政權,中國的主權和固有領土疆域並未由此而改變。雖然目前海峽兩岸尚未統一,但是臺灣是中國領土-部分的地位從未改變,因此,中國擁有對臺灣的主權也從未改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理所當然地完全享有和行使中國的主權,包括對臺灣的主權。臺灣與祖國大陸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島內“臺獨”勢力所颳起的“改名”風,改變不了臺灣人的祖宗是中國人,改變不了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改變不了祖國統一的必然趨勢。“改名”的實質是走向“法理臺獨”,那是一條絕路!(編輯:李丹)

[責任編輯:李丹]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